州降卒营地和许都的工坊物资都可以运到荆州来,这水路成本运输低,而荆州地盘大,倒是可以开拓新市场。
曹德就不信这边的世家见了那些精美的瓷器、香料、玻璃、精盐会不动心,况且自打白纸在许都流传开,许都大儒、名士云集,写了不少文章,曹德都让人装订成册,再换上清雅包装,或是印着梅兰竹菊,或是仕女簪花,又用了特制的笔墨,透着不同的幽香,曹德不信江夏郡的世家们瞧了能不掏钱。
这些都不需要曹德花费太多心力,如今不管是兖州还是许都,甚至是琅琊,都有相当成熟的销售人才,曹德等人抵达夏口后寄了几封信,陆续有艨艟带着物资和他需要的人才来此开发市场。
而江夏郡世家们其实也在翘首观望。他们早就听闻了兖州、豫州的风声,知晓曹氏几人颇为不凡。
那曹cao虽为人颇令人不耻,奈何眼光与手段俱是不俗,麾下能人辈出,若是早些年,他们又哪能料到这宦官之后能有此成就呢?
更何况其长子随其南征北战,人品端方,可见是后继有人,其余诸子,或是有诗才,或是勇猛擅战,或是可为一贤助,可见曹氏子弟众多,能人辈出,乃兴旺之兆。
至于曹cao幼弟,可谓是年少成名。一开始荆州名流听闻其名声,只当是这曹氏弄出的噱头,只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
彼时他们不以为意,甚至觉得曹氏手段粗糙,让人贻笑大方。只是宦官之后,庶出之子,身份卑贱,也肖想年少成名?
只是随着从北边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多,甚至有些货商特地运了那曹氏子弄出来的笔墨、精盐,在荆州一出手便是能卖上千金万金,而这也让荆州不少名流心里不太舒坦。
这几年倒是有不少大族派了子弟北上,既是为了出去见识一番,也是为了家族谋得前程,只不过至今未有与这位曹家郎君打过交道的。
故而曹德这番南下,不少世族都想见识一番,瞧瞧这位曹郎君是否如传闻中那般能干,却是久不见其人。
曹德到了江夏,将带来的人手分配下去后,就先忙两件事去了。其一,是在城中建医馆,普及健康小知识,甚至还派了人手定时下乡科普游说。其二,便是在设计城中排水系统,处理污水排放问题。
而这两件事其实都是为了防疫做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