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也确曾出价悬赏过贝京的头。在伊尔贡领导人的相片下,通缉告示上有这
样的描述:“身高:173 厘米。体型:瘦弱,肤色:灰黄。头发:黑色。眼
睛,棕色。鼻子:长钩鼻,特证:带眼镜;平足:牙齿不好。匡藉:波兰。”
有意思的是,许多犹太官方领导人希望贝京死去,因为他太极端了。而阿拉
① 柯林·利冈在载于1977 年11 月13 日《观察家》上《贝京传略》中的引语。
②
在阿里·柯林斯和多米足克·拉皮埃尔《啊,耶路撒冷》(韦登菲尔德和尼科尔森,伦敦,1972 年)中
的引语,第280 页。
法特的情况则是,少数他昔日的同事曾盼他死,因为他太温和了。
1939 年伦敦方面宣布,允许把巴勒斯坦变成犹太国并不是英国的政策。
在这之后,犹太恐怖分子转而采取了反对英国的报复行动。英国这一表现的
动机是多方面的。一种打算完全是玩世不恭的。英国不能在即将到来的与纳
粹德国的战争中与阿拉伯人为敌。另一个因素是,某些英国的大臣们开始领
略到,1917 年贝尔福宣言中提出的关于巴勒斯但政策的提议所引起的不可避
免的灾难性的后果。但为时已晚。
1983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一位当时正在巴勒斯坦的英国前高级
官员。他以不引用他的姓名为条件,对我谈了以下内容:“你从不会知道,
我们对不允许我们与犹太恐怖主义分子作斗争是多么气愤。我们几乎要反抗
了。这是有关巴勒斯坦真相的一部分,它将永远破封禁,但是我要把这些都
告诉你,当我的人员波伊尔贡和斯特恩帮杀害后,我们经常到身着我们的便
服的人群中去搜捕谋害者。我们常常可以了解到谁是作恶者,一旦发现,就
把他们枪毙。”
关于代尔亚辛事件及其对巴勒斯坦人的深刻含意,没有比梅纳赫姆·贝
京自己听说的能够被引用来作为更好的证据了,他在后来以自豪的心情写
道,“这一残酷暴行取得了好结果。”这就是“阿拉伯的宣传工具在阿拉伯
人和阿拉伯军队中散布恐怖的传奇故事。只要提到伊尔贡的士兵,他们就惊
慌失措。这一传说故事相当千6 个营的以色列兵力。。惊慌笼罩着以色列国
的阿拉伯人。柯罗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