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转过,他却发现前辈大师们比他们更大胆,也走的更远。
何止用手指那么简单。
简直将一切能想到的创作介质都引入了作品之中,不拘泥于形。
有些宣纸上的笔触,像是用硬笔画出来。
有些布面油画上的质感,比起“画”,顾为经感觉是用东夏式的毛笔“写”出来的,笔画之间刚劲有力,甚至有的岩石纹理像是用坚硬的物体拓上去的,更添加了一种富有弹性的坚硬感。
上述那些画面效果到底是怎么得到的,顾为经很多都只能有些猜测,有了书画鉴定术也说不太准。
不过。
以他传奇级的画刀画技法的底子。
顾为经却清晰的认出,其间有一幅吴冠中作品上的江河层卷,乍看上去很像传统泼墨法,实则却是用油画刀做色彩平涂,塑造出了这种江河一浪压一浪,波浪翻涌的色层堆叠。
和自己画《小王子》插画时,画沙海翻涌时所采用部分技法,内容不一,却很神似。
顾为经还曾为自己的奇思妙想沾沾自喜过。
实则,他不过重复走了一条前人曾行过的路,那些前辈的大师们,从来都很有开拓精神。
顾为经一边思考着这些问题,一边从新加坡国立美术馆的南门出口走出。
一出门。
他就看到大街对面高耸的白色歌特式教堂。
午后的阳光被窗檐上的彩色雕玻璃窗,融化为虹色的雾霭。
“圣·托马斯教堂。”
顾为经听说过它的名字。
除非是宠物友好型博物馆,多数美术馆,博物馆都不允许携带宠物入内。顾为经怕阿旺在米梧槽酒店里呆着闷,准备下午晚上溜溜猫咪,所以他没有专程把阿旺送回酒店。
查谷歌地图附近可以暂时托管宠物的店面时候,顾为经便留意到地图上离国立美术馆侧门只有一街之隔的教堂。
此刻展现在眼前。
顾为经才意识到,虽然都是英国人在19世纪修建的教堂,风格和年代都差不多。
这家教堂要远远比好运孤儿院宏伟的多的多。
至少二十层楼那么高的教堂尖塔直冲云霄,白色的外墙一尘不染,每一扇弧形的大型窗框都镶嵌着精细繁复的彩色玻璃并配以雕做为装饰。
顾为经溜达着阿旺,以游客的心态去教堂里转了一圈,然后又从后方的一扇小门退了出来,找教堂的工作人员问问,能不能在后方院子里找个僻静的位置,画一幅画。
顾为经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也暂时还没有想要信仰的意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