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也看着他,“如此排除,算起来,也没几个人了。”
纪博采点了点头,“究竟是谁,如今一试便知。”
“试?”柴贤垂眸,“纪相打算怎么试?”
如今殿中只有他们君臣二人,就连柴贤身边的宦官都被摒在殿外守着。
纪博采更上前了几步,在御案前头,压低了声音,对柴贤说了几句。
柴贤闻言,沉思片刻,连连点头,“甚好,就用纪相的计策。只是卫廖那里……”
“圣上放心,卫廖这人,惜命得很。此事关乎他的性命,他必然不会过于强硬。”纪博采拱手说道。
“那此事便交给纪相安排吧。”柴贤点头。
纪博采拱手退走,隔了一日,便又安排了卫廖见圣上。
但是这次在场的只有他们三人。圣上的中书舍人等谋士,均为被召到场。所以他们究竟商定了什么,是否达成了协议,旁人均无从知晓。
卫廖出宫之后,便开始收拾行装,打点行李,似乎在做离京的准备。
如此看来,一定是商量出结果了呀?
有心之人都在暗暗打听,毕竟此事关系重大,边疆得失成败,乃是关系到整个大周是否能稳固的大事。
这般打听之下,竟听闻说圣上答应了蜀国要养元丹的条件。并且由纪相亲自押送,交到卫廖手上。
并由纪相将卫廖和养元丹送出京城,派人送到大周和蜀国的边境。蜀国不再同大周为敌,转而同大周一起对付言而无信的楚国。
谋士们打听来的消息有鼻子有眼儿,似乎确实无疑。
这么一来,楚国必输无疑。
当纪博采亲自送卫廖出京之时,有人终于坐不住了。
探听来的消息说,为了卫廖和养元丹的安全着想,他们会在夜里城门即将关闭的时候,从西城门出京,再绕行至东南向,再南下赴蜀。
天色渐暗。
一行人马果然不急不慢的从西城门出了京城。
城门外来来往往一些像是百姓模样的人,眼睛却一直紧紧盯在马车之上。并眯眼打量骑行在马车前头的几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