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士兵突击》,上市野望和华谊交际
易安影视,会议室
《疯狂的石头》制片人和导演宁昊把在渝市勘景照片和一些预算大纲汇报给颜礼。
虽然仅有300万的投资,但作为易安影视出品的第一部电影,颜礼还是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除了资金,还有一些媒体宣传资源,给电影造势,如果有合适的演员拿不下来,公司也会帮忙出面。
一部300万的小成本电影,片酬也不多,可能有些演员无所谓。
但一部背靠新兴知名公司的电影,那就不光是片酬的事了。
宁昊倒是没提什么演员要求,他本身找的也差不多了,价低便宜。
就是媒体资源和一些渝市本地相关的问题需要公司帮忙。
特别是后者,剧组去那拍戏,摆不平本地一些事,容易起波折。
颜礼点点头:“这个我帮你协调,不用担心。”
渝市不比京城,他没有那么多人脉,但也认识点人,毕竟光是和渝市台合作就不是一次两次了。
《疯狂的石头》是前去拍戏,不是攻山头,搞定电视台就差不多了,了不起再由其介绍一些其他人,问题不大。
“那就没什么了。”
宁昊觉得和易安合作很愉快,不管是老板颜礼和派来的制片人,对电影本身干涉不多。
最在意的可能就是钱在哪,为什么这个钱云云。
其他方面不用他操心,宣传、当地人脉、包括后续发行巴拉巴拉,易安一手操办,他只需要把电影拍好就行。
只负责踏踏实实拍电影!
这句话听起来对导演来说最正常不过的事,但往往能做到这点的十不存一。
早年各大制片厂为主的时候还好,新世纪后,资本在内地电影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商业片,导演话语权被不断压低。
冯小钢和老谋子已经可以说是内地最牛的两个商业导演,但很多事情也要对投资人和相关方面让步。
除了拍摄创作被干涉,很多事情也要导演去忙活,甚至于拍戏变成了次要的事。
一些文艺片导演对商业导演和其作品嗤之以鼻,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他们认为电影是艺术作品,而不是一个项目和商品。
宁昊如今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今年还不到30岁,多少带着一些“朴素”的导演情怀,至少目前还是很喜欢这种合作模式的。
“宁导。”
开完会,颜礼起身来到宁昊旁边,喊了一句宁导,宁昊赶紧起身,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