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会吓到其他的鱼,所以咱们出来野钓的时候,没有把握的鱼口尽量不要去打,做多错多,少做就少错。”
那次布回去之后还去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并不深奥,却又并非一眼就能看穿,当你在情况未明时冒险打出那一竿,确实存在着中鱼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脱钩的风险也会陡然增加。
一旦鱼在中途成功逃脱,那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整个精心布置的鱼窝可能瞬间“炸开”,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惊起千层浪。
甚至周边的水域都会受到波及,原本平静祥和的钓鱼环境将被彻底打破,而其中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当鱼在咬钩后奋力挣扎时,其体表会不由自主地分泌出一种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黏液。
这种神秘的黏液被钓鱼人形象地称为“警报物质”,其他的鱼一旦感知到这种物质的存在,就会如同接收到了危险的信号,迅速触发它们的防御机制,变得异常警觉和心,再也不会轻易咬饵。
所以,在钓鱼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充满未知和变数的野钓场景下,当你对鱼口的情况还摸不准、吃不透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克制住扬竿的冲动。
即便最终鱼把饵料吃光,最多也不过是损失一团饵料罢了,可要是因为一时冲动扬竿,把鱼给吓跑甚至惊到了整个鱼群,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有可能接下来在这一大片水域,你都只能望水兴叹,空手而归。
就在当下,薛文博和陈勇正稳稳地坐在钓位上,全神贯注地应对着眼前的局面。有时,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是鱼在轻轻蹭线,那细微的触感仿佛是鱼在心翼翼地试探;
有时,又能察觉到鱼在大口吸食饵料,只是还没有咬紧鱼钩,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不敢有丝毫的轻举妄动,只能静下心来,耐心等待最佳的时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三四分钟的时间悄然溜走。就在陈勇凭借着多年的经验感觉到饵料可能已经被鱼吃光,正准备将鱼竿收回来重新上饵的时候,令人兴奋的一幕发生了——薛文博那边中鱼了!
只见那原本平静的浮漂突然间像是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先是一顿一顿地上下跳动,节奏紧凑而有力,连续这样顿了好几下。
紧接着,毫无预兆地,浮漂干脆利落地来了一个大黑漂,瞬间沉入了水中,消失在视线之郑
到了这个关键时刻,薛文博没有片刻的迟疑,他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力量,果断大力扬竿刺鱼。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就在陈勇刚刚收竿回来准备重新上饵料的瞬间,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