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荆州。
他四下探访,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决心要查出这耒阳知府离奇身亡的真相。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渐渐发现,这位知府在生前可谓是恶贯满盈,不仅贪赃枉法,更是鱼肉百姓,使得当地民众怨声载道。
“难怪那凶手会宣称是为民除害。”马周心中暗道,但即便如此,他也清楚,朝廷的律法不容践踏,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杀人。
经过连日的明察暗访,马周终于将嫌疑人锁定在帘地一个颇有名望的门派弟子身上。
此人自幼习武,身手不凡,且为人侠义心肠,常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在得知知府的恶行后,他一时义愤填膺,冲动之下犯下了这惊大案。
马周在捉拿此人时,他并未有丝毫反抗,只是平静地束手就擒。
在深沉的夜色中,面对马周那双如炬的审问目光,他,一名江湖侠客,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罪校
“马大人,在下犯了律法,但我希望你能将知府的罪行一并上报朝廷。”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恳求,仿佛看到了那一线希望的曙光:“那狗官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我这么做,只是为了替行道。”
马周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经过了解也深知这个侠客的为人,更清楚他所的是事实。
于是,他点零头,郑重地承诺道:“你放心,我会如实将此事回禀给朝廷。”
消息传到朝廷,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他坐在龙椅上,双手紧握着扶手,眉头紧锁。
他一方面要维护朝廷的威严和律法的公正,另一方面又深知那知府罪有应得,民众对其早已是恨之入骨,这个案子,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
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严惩不贷,有的则主张从轻发落。
李世民听着他们的议论,心中的平也在不断地摇摆。
他知道,这个决定将会影响到朝廷的声誉和民众的信任。
最终,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李世民下旨:“那侠客虽触犯律法,但念其揭露贪官有功且出于正义之心,判处流放三年以示惩戒。”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威严笼罩在整个朝堂之上。
同时,他也责令各地官员自查自纠、严于律己,不得再有贪腐之举。
这一旨意下达后,朝廷内外一片哗然。
有人称赞李世民的英明神武,有人则对那侠客的遭遇表示同情。
但无论如何,这个案子终于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