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做交接,辛苦你了,家里我都通知过来了。”
但哪怕是这样,依旧有人不满:“搞些啥子,看那边收成好我们落难了就跳槽吗?!”
还故意阴阳怪气的让这听见。
二凤眼一横就要跳出去骂,董雪莹浅笑不语的拉着她。
让卫东不会当着李二凤做什么,但眯了眯眼看这家伙,心里反而拿定主意,对老婆笑笑也跟过去。
的确因为随着“尤启立被放出来”的消息扩散。
还是有四面八方的人找过来印证传言。
光是参观食品厂这会儿,打电话来询问的都迅速挤满火锅馆。
还有更多人在赶来。
作为具有深厚经商传统的码头城市,有心人肯定都把这当成是政策风向标。
但根本不入座,带着李二凤在火锅馆柜台周边指挥调度的董雪莹,轻声给乡下妹子传授:“其实我看大多数人是想来探口风,或者来看卫东的,这几个月我们做沙石生意、熟食买卖都不赚钱少赚钱,这点跟老尤喜欢讲理论区别很大,所以跟随卫东就不要纠缠口舌之争,专心踏实做事就对了。”
李二凤就舔嘴皮。
果然这种场面有人还是只在乎吃喝。
尤启立在商州做生意的能人中间人脉极广,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坐牢。
现在却愈发沉稳,只是挨着握手感谢来看望,并不多言,反而跟让卫东还低头继续探讨理论和实践的课题。
语气很平缓,不是争论对错,而是不断通过辩论来夯实能够说服自己的东西。
八十年就是这种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在摸索方向,如果不形成一套能够说服自己的理论体系,就很难去带动其他人跟随。
可能唯有让卫东是稳准狠的实干赚钱,用钱来吸引所有人全力以赴。
于是他俩坐的那边,不由自主的也会吸引些头面人物,有心专注的家伙有意无意的靠近倾听。
慢慢就堆了不少人。
这尼玛坐而论道真不是让卫东的强项,他只喜欢干,猛干。
其实也不断有人进来,董雪莹基本都能认得招呼两句,安排入席再给老尤和让卫东介绍两句。让卫东被清谈方式搞得很不习惯,只想喊老婆救我!
其实也有点这半年他不知不觉开始习惯了当老大,就老是被碎碎念的不耐烦。
正好旁边那桌分了几个刚放出来的同事里,有人被各种包围喝了几杯酒,开始按捺不住:“老尤,有啥子打算,拿个主意嘛,现在坐了一年牢,总要有个说法!”
其中就有刚才阴阳怪气的那个:“对头!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