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着想着,马车已然穿过内城,开进城北江宅门前的胡同。
袁新法拉开车门,头上、肩上满是积雪,“东家,回来了?”
“嗯。”江连横应下一声,转而问道,“国砚到没到呢?”
袁新法摇了摇头,“还没有,估计是下大雪,火车晚点了。”
江连横知会一声,旋即迈开脚步,穿过院子,推门走进大宅。
脑海中的思绪已然没有断。
看样子,他似乎是更加偏向于赵国砚的想法,叫停招募劳工的生意,但这又并非只是因为利益的缘故,而是另有一点让他对这门生意有些反感。
因为招工的不只是西线的英法,还有东线的毛子,他对毛子有种近乎偏执的厌恶。而且,关外跟他有同样想法的人并不罕见。
毕竟,少时的他曾亲眼目睹“庚子俄难”,烧杀劫掠的场景历历在目,始终不曾忘却。
更何况,洋人头、长风镖局和毛子兵……都是今时今日的缘起。
还有老崔,江连横暗自感慨,已经十几年了,也不知道那老登现在还活没活着。
还有张大诗人,想起他那几首顺口溜,江连横又忍不住笑了笑,同样是多年未见,也不知道那老哥现在搁哪发财呢!
然而,无论他怎么想,时势洪流始终滚滚向前。
如同当年在关外修筑铁路时一样,他们也先后在西北和关外招募了大量劳工。
这些劳工沿中东铁路运往前线,沿途比海上的西线劳工更容易,也更安全,只是落地以后的生活条件,恐怕远比西线劳工更加艰苦恶劣。
不过,真正让江连横感到始料未及的是,这些赶赴东线的劳工,不止是在清扫战场、挖掘壕沟、或者充当炮灰;他们甚至还在毛子那边参加了一场内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