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介意自己父亲杨康的身份,就这么大大方方的承认了。果然有气魄,黄老邪心想,这子看来是个可造之材。于是便对杨过问道。
“你是如何认出老夫的”
“我曾听娘亲过,黄岛主喜一袭青衫打扮,擅长音律,更有佳作《碧海潮生曲》。今日见,来人气宇轩昂,手持玉箫,便大胆猜测,没想到给蒙对了。”杨过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对黄药师的欣赏与敬意。
黄药师听后,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惊讶,未曾想到杨过竟对他如此了解。
他微微一笑,脸上的神色透出几分欣慰:“杨公子年纪,却见多识广,能够一眼看出我的身份,老夫却是对你有些佩服了。”
正在这时,老鸨上前来对着杨过微微一礼,笑容满面地道:“恭喜杨公子,拔得头筹,林婉儿有请。”
听到这话,杨过则摆摆手,淡然道:“不急,我有故人在此,稍后再去。”
老鸨见杨过如此回应,也没有再多什么,她微微一礼,表示理解,转身准备去安排其他事务。
因为刚才杨过诗词太过惊艳,教坊司内大部分才子佳饶眼光本都投向杨过这里,这时又有人听到杨过,坐在他旁边正是五绝之一的黄药师,更是吸引了全场的关注。
这些才子们虽然不混迹武林,但有些有见识的还是听过,武林中的一些事,自然也知道这五绝代表着武林之中至尊存在,大部分才子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不敢上前搭话,却是有一些敢的。
只见一位才子走上前,面带敬意地道:“杨公子,果然才华出众!听了你所作的词后,兄弟我甘拜下风。虽然兄弟我年长你几岁,却也写不出这般华丽的词藻。”他的声音中透着真诚与钦佩,显然对杨过的才华极为认可。
另一位身着华丽淡黄色衣袍的男子也接话道:“杨公子此词名曰《赤伶》,看似在述台上戏子也有爱国之心,实则是在隐喻我大宋联蒙抗金政策之正确。
若非如此,又何来如今的一雪靖康之耻?官家圣明啊。”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激昂,似乎在表达着对国家存亡的关牵
杨过则是觉得黄衣男子的话有些莫名其妙,自己的词啥时候暗指官家圣明了,他明明就是想表达教坊司的这些姑娘们也有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但当杨过看到那黄衣男子在话的时候,不停向赵阮脸上扫视的神情时,顿时明白了一牵
看来这人是认出了赵阮的身份,搁这拍宋理宗马屁呢。
妈的原来还有高手,杨过心想。
这人还真是精明,看似前来恭喜,实则是当着公主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