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冠次题:与其进也。
通场诗题:赋得春雨如膏。
看完题,秦石头稍微松一口气,这三道题对他来并不算太难。首题出自于《孟子》,次题出自于《论语》。
他们几人这四年来将论语孟子反复诵读,想要找出出处不算难,解释也不难。
秦石头从考篮里拿出笔墨砚台,边研墨边在脑中构思答题。
“端人也,取其友”出于《孟子·离娄下》,原文孟子与公明仪就逢蒙杀羿有无罪过一事讨论,逢蒙是后羿的徒弟,徒弟杀害师父,孟子认为逢蒙有错,后羿也同样有错。公明仪不解,问后羿何错有之。
孟子以郑国派庾公之斯追杀患赡子濯孺子的例子明道:“庾公之斯的箭术师父是我的学生,我的学生品行端正为人正直,他选择的朋友和徒弟肯定也是正直的人。”
孟子认为子濯孺子知道庾公之斯不会杀他,是因为他的学生善于选择和教育学生,然而后羿却不擅长选择和教育学生,没有考察清逢蒙的人品,才会招来杀身之祸。
读书人从这篇文章能学到两个道理,一是交朋友需要考察,进行选择,二是教育学生要德才兼备……
秦石头洋洋洒洒地在草纸上先写草稿,考试么,一定要先把灵感给写出来,再增添,再腾挪。
三道题,一整,时间足够了。
答完第一道,秦石头没有急于答题,他起身稍微活动身子,二月份,冰雪还没消融,即使穿着厚冬衣,他的手脚依旧冰凉。
在考棚又蹦又跳,胥吏巡逻经过时看了他好几眼,并未出声阻拦。
只要不作弊,在考棚拉屎兴许都没人管。
外面出大太阳,开始化雪,从屋檐往下滴水,滴滴答答的,比下雪时还要冷。
秦石头哈哈气,把结冰凝固的墨化开,继续做题。
第二道题出于《论语》,讲的是互乡这个地方风气不正,那里的人不讲道理,可该地的一个学生却能得到孔子的接见,学生问疑。
孔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赞成别饶进步,和不赞成别饶退步,是不冲突的,又何必做得太过分呢?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这一则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道题对秦石头来也不难。
难的是今日实在寒冷,他脚冻的僵硬,手指红通通的,写一会儿就要搓一搓,或者插进袖筒里暖上一暖。
有了些尿意,秦石头举手,胥吏带他去茅房,全程都有人盯着,趁着上茅厕的功夫,秦石头在路上晒了会太阳,总算恢复些暖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