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查证过了多少就一目了然了!”
华蕊听后眼前一亮,觉得这个方法非常巧妙,于是又对我赞不绝口:“燧!你真是太聪明了!这种好主意都能想得出来!”
我心里暗自思忖,如果不是考虑到她们操作的便捷性和理解的容易程度,我才不会采用这种看似笨拙的方法呢!
然而,当我们想要去记录已经过去的那些年时,却突然发现这竟然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棘手的难题。因为,如果仍然按照之前那种用绳子打结的方式来进行记录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打的结必然会越来越多,其数量之庞大简直难以想象。到时候要想准确地数清楚这些结究竟代表着多少个年头,毫无疑问会令人感到无比的头疼和烦恼。
就在大家都为此事而愁眉不展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间又冒出了一个极为绝妙的好主意——为何不借助洞前那座山上的一棵大树呢?众所周知,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往往是相当直观而且持久稳定的,通过观察它的生长状况,应该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时间的悄然流逝。
干就干!经过一番精心的策划与准备之后,一种以这棵大树的生长情况作为核心依据的独特历法体系便初步形成了。由于这棵树位于大山之上,并且起到了记录岁月流转的关键作用,所以我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山扶木历”。至此,这个别出心裁的“大山扶木历”终于有了最初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