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增设大将和元帅军衔。
正方面军或正集团军群级,军衔大将。
大战区级,如东亚战区、远东战区、东南亚战区这种级别的最高指挥官,军衔元帅。
目前白远手里还是一个集团军,所以他给自己定了个上将。
而身为集团军第一副司令的左丘却拒绝加上将衔,原因是他认为自己身为下属,不能和白远同级,所以依旧是中将。
集团军参谋长柳满楼为中将。
一上将两中将,这就是白远军目前军衔最高的三人,是全军的首脑层。
至于骑一师,目前并没有军事主官。
原来的师长被白远调走了,他把这个中将位子留给了吴担
但却是有前提的:北方这一战打得足够漂亮。
白远对吴敌许诺的原话是这样的:“我把全军最强的机动部队交给你了,轮到你出动的时候,就是决定胜负的时刻。
你现在是骑一师的代师长,这个‘代’字能不能去掉,还有你的领子上能不能加一颗星星,就全看你的表现了!”
这让刚刚升任少将的吴敌振奋不已。
同样刚升少将的几名老战友也是对吴敌充满了艳羡,这种火速提拔的待遇,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即便是心腹爱将杨大彪也不校
咚咚咚。
战争临近,柳满楼敲响了白远的办公室屋门,前来征询意见。
仅仅是大方向上的意见。
身为最高军事主官,也只需要把握好大方向就行了。
像是哪个队伍分配多少弹药、给什么火力,补给路线怎么安排,营地怎么部署等等……这些都是参谋该干的活。
“白总。”柳满楼走到白远边上,放下一摞文件,“这是参谋部的初始方案,里面还有一些我的个人见解,您先过目一下。”
该不,柳满楼不愧是老参谋,递交的文件标注的条理清晰,让人看了十分舒服。
大约十来分钟后,白远放下文件揉了揉眉心。
“大方向上没问题,但是人员调配方面我一下我的看法。”
柳满楼闻言掏出黑本准备记录。
“以杨大彪的第3师,加两个独立团,配合地方民兵队,负责马山-杜鹃山一带防务。”
“第4师在察省北部,依托有利地形展开部署,与杨大彪互为犄角,但不到万不得已不许分兵驰援。”
“陈彦舟的第2师,加一个独立团,放在河套平原,监视陕宁一线,西北那边的骑兵很凶,可以额外调拨一批步兵武器给他,尤其是重机枪。”
到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