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派发给各国的短途航线经营权改为让资本参与的自由竞价模式
老布兰森议员自两年前病重后,埃隆便一直为父代行议员职责,只要老布兰森没死,这个议员位置就会一直把持在布兰森家族手里。若埃隆再抢走亚历山德的席位,手握两票的他还真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主张。
只需要超过半数议员同意,就能推行新法案。爱士威尔城议会并不是严格的六票通过制,因为学院与东国的代理人通常都是弃权的——无论爱士威尔如何改革,东国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南大陆内部如何斗争不关他们的事。
学院不插手政治,属于校长的那个椅子虽然有着最高的一票否决权,但千年来几乎从未用过。
手握两票的埃隆只需要再争取到议长的两票,便能与王国代理人们的四票打平,四个国家中万一再有一个被布兰森家族买通,那城议会将变成埃隆的一言堂,想怎么改革就怎么改革。
从现在来看,巴伐利亚的尤金妮亚议员就很有倒戈的倾向。
巴伐利亚不与爱士威尔接壤,在利益分配中也是最吃亏的一国,放弃一部分用不到的长远权益,来换取与布兰森家族的交好,这是笔划算的买卖。
木槌砸落的声音终止了尤金妮亚与卡夫的争吵,众人这才发现,不知从何时起,最高的两个席位已有人落座。
属于格林德沃学院的校长代理人赫墨,与议长瓦伦·弗拉基米尔。
“肃静。”
瓦伦·弗拉基米尔的泰缪兰官话带着浓浓的北大陆口音,特色极重的弹舌让人一听就知道他是腓烈人。这个高大的男人倚靠在属于议长的座椅上,身前摆放的铭牌却不是“议长”,而是“弗拉基米尔总督”。
铭牌上之所以写着总督,是与爱士威尔特殊的历史有关。
在千年之前,为了不让腓烈帝国利用学院培养出的奥术师发动战争,勇者梅林将格林德沃学院连带着整座爱士威尔山一起搬来了南大陆。他所选择的新校址本是块无主之地,谁能想到腓烈帝国却坚称“山”依旧属于帝国,山上的城邦也是帝国在南大陆的飞地。
这在法理上还真挑不出毛病,如果梅林要建造独立的议会制城邦,必须经过帝国同意。
经过一系列漫长又曲折的政治斗争,帝国终究还是向勇者屈服x放弃了爱士威尔山的实际控制权,仅保留名义上的领土归属。而作为解放土地的代价,爱士威尔城议会的议长将由腓列帝国指派的“总督”担任,无需选举,且总督在议会中一人拥有两票。
在学院带着奥术师们离开后,帝国陷入了长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