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需提防宋国趁火打劫。”
皇帝忧心忡忡地问道:“可边军赶来需要时间,这期间又该如何?”
“陛下,我们可一边加强城防,囤积粮草,做好坚守的准备,一边派出使者,安抚百姓,稳定人心。此外,派使臣前往宋国,稳住宋国,使其不与敌军联合。”一位大臣赶忙回答。
“嗯,也只能如此了。”皇帝长叹一声,“即刻拟旨,召集四方边军勤王。再选派能言善辩之士作为使臣前往宋国,务必稳住局面。”
“遵旨!”几位大臣齐声应道。
于是,一道道紧急的诏令从皇宫发出,奔向四方,召唤着边军奔赴中都。而前往宋国的使臣也带着使命匆匆上路,一场保卫之战即将拉开帷幕。
派往宋国的使臣历经艰辛,终于抵达了宋国朝堂。使臣言辞恳切,向宋国皇帝陈述利害,试图服宋国遵守盟约,维持与金国的和平。
“陛下,我金国虽如今陷入困境,但仍有一定实力。而宋国相对较弱,金国实则为宋国之屏障,一直在抵挡蒙古铁骑。若此时宋国撕毁盟约,与蒙古联合攻金,金国一旦陷落,蒙古的兵锋必将直指宋国。以宋国之力,如何能独挡蒙古大军?到那时,悔之晚矣!”使臣额头上汗珠密布,神情焦急。
宋国一位大臣站出来反驳道:“哼,你们金国如今自身难保,哪还有能力充当我国屏障?”
使臣目光坚定,回应道:“正是因为金国奋力抵抗,才使得蒙古大军的脚步有所减缓。若没了金国在前抵御,蒙古铁骑长驱直入,宋国将首当其冲。”
又一宋国大臣阴阳怪气地:“或许蒙古会放过我们宋国也未可知,何必为了金国冒险?”
使臣怒视对方,高声道:“简直是痴人梦!蒙古野心勃勃,怎会放过富庶的宋国?”
这时,另一位宋国大臣道:“与蒙古联合,我们能获得更多土地和财富,这等诱惑,怎能拒绝?”
使臣痛心疾首道:“这不过是短暂的利益,宋金百年和平,怎么能因为利而大义,一旦我金国破灭,宋国随之而来的将是灭顶之灾!”
然而,宋国皇帝却冷冷地看着使臣,道:“金国如今势弱,蒙古大军势如破竹,此乃赐良机。我宋国岂能错过,与你们共守那脆弱的盟约?”
宋国朝堂上的大臣们也纷纷附和,主张与蒙古联手。
“金国已危在旦夕,此时不趁机分一杯羹,更待何时?”
“与蒙古联合,可扩张领土,增强国力。”
使臣据理力争,却无法改变宋国的决定。最终,他只能无奈地带着宋国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