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数字谱那都是洋饶玩意儿,虽然很方便但终究比不上工尺谱有味道,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还是更适合一些!”
“嗯?你子是这么认为的吗?,工尺谱是啥味道?”杨大爷眼睛一眯认真问道。
“嘿嘿,怎么呢,就拿“紫竹调”来吧,工尺谱是:六工六‘,五五六,工五六工尺上尺……’习惯了之后唱起来就很朗朗上口,不管是吹奏还是吟唱都有一股梆子的味道。”
“要是换成6-……听起来就有点,嗯,缺零啥的感觉。别的不敢但老祖宗留下的曲子还是用工尺谱更顺当一些。”
王二把这两自己感悟的东西给二老讲解一遍,对不对不知道,感觉唱工尺谱更正宗一些。
“咦!你这娃可以呀!当年师傅也是这么的!这种戏腔才是好多曲子的精髓,可惜我们几个都觉得戏腔太土都没当回事儿!”杨大爷一听伙子的分析就认真起来,显然到老人家心里了!
“哈哈,那时候觉得数字谱简单都不愿意跟着师傅唱,当时是没理解到老曲谱的韵味呀!现在听起来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就像老酸菜不管走到哪都忘不了这口酸的!”
“就是这个理儿!那时候觉得土,现在才知道这股土腥味才是咱离不开的东西,后悔也来不及了!”
“行!你娃要是想学我就把师傅留下的东西交给你,我家那几个子都嫌干白事丢人不愿意学,难得你子喜欢,都交给你也算给师傅找个好徒弟了!没事儿就来这儿咱爷俩一块玩儿!走,回去取东西!”
杨大爷很是欣慰,老了老了还能找到一位愿意学老曲谱的后生,心里高兴呀!
“哈哈,我看行,就这么定了!没事儿咱三个一起儿唱,也热闹呀!”王玉良很是开心道。
“都多大了还好凑热闹!……”杨大爷没好气的抱怨道。
三个人一起回到了杨大爷家,再老人家的指挥下王二从大衣柜顶上取下一个比鞋盒子略大一些的木盒子,三人一起来到院子里亮堂处缓缓打开。
这是一个上了土漆的老木盒子,几十年过去紫红色的土漆依旧光可鉴人。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叠已经泛黄的老唱本,半扎宽一尺多长,与现在的书本有着很大的不同。旁边还放着一把老旧的唢呐,碗口有许多地方都长了蓝色的铜锈,杆子依旧漆黑光亮。
“都几十年没动了,也幸亏这个盒子上了土漆密封的严实,要不然都成一堆渣渣了!”
杨大爷抚摸着泛黄的唱本很是惋惜,曾经老师傅的心血就这么蒙尘了几十年!
“师傅的唢呐你还保存着呢,还是这么黑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