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云道:“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意思就是利用春的阳气生发之机,将身体在冬季积蓄的陈旧之气和宿疾发散出去,为新的一年健康打下基础。”
“春,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因为春对应人体的肝脏,肝属木,所以它的特征就是像树木一样喜欢向外舒展。”
“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不要满怀怨恨之心,暴怒之气,因为如果过怒了,就会伤及肝,这是不利的。”
“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养生之道,便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大家都表示理解,叶青云继续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嘛!”
“到了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气下降,地气上腾,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
“人们应该在早点睡眠,早早起身,不要觉得日子太长,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
“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心脏,使提供给秋收之气的条件不足,到秋容易发生疟疾,冬再次发生疾病。”
“叶医生,这就是春夏养阳吗?”张老师问道。
“张老师得对,春夏季节,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也应顺应这一规律,注重阳气的养护,通过户外活动,如晨练、散步等,接受阳光照射,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成。”
李老头插了一句,“那我们春夏要注意怎么样的饮食呢?”
其它的人也纷纷问同样的问题。
叶青云看到大家热情那么高涨,笑着道,“饮食方面,应多吃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生姜、韭菜、辣椒等,这些食物能够助阳驱寒,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许多人都拿出笔,记了下来。
“秋季之三月,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沉稳收敛。此时,高气爽,地气清寒,缺早睡早起,与鸡之作息相近,以保神志安宁,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之影响。”
“我们需要收敛神气,以应秋季容平之征,勿使神思外逸,以持肺气之清肃功能,此乃应秋令之特点而养人体收敛之气之法。若悖逆秋收之气,则伤肺脏,致供冬藏之气之条件不备,冬日必发飧泄之病。”
“寒冬三月,名之闭藏,乃生机蛰伏,万物蛰伏之季候。值此之际,水寒成冰,大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