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票房、单日票房记录和单周票房记录推到新高,以摧枯拉朽的起势,横扫一切竞争对手,当十月过半,来到第三周时,它的票房已经突破十亿,而且没有明显跳水。同档期电影叫苦不迭,《神都龙王》排片率降到个位数,而《我来自未来》提升到七成还多。
有的观众会待在电影院看完一整场,接着不出厅看下一场,然后再看一场……因为大多数影厅一整天都在反复的放映《我来自未来》。
这一个月堪称“暗无天日”,有些笔杆子试探着发文质疑,“一部电影太长时间的占据排片,恐怕也会影响到国产影市的健康生态,好的生态里面,不应该有这种没有天敌,然后还超长待机的物种。”
可惜并没有什么用处,现在大众对于《我来自未来》电影的追捧是狂热的,甚至到了方沂本人都难以理解的地步。就像是《情书》打开了中小成本剧情片的市场一样,很多人意识到优秀主旋律片可以拿到高票房,它有极大受众。
《建国大业》拿到票房冠军时,没有人觉得主旋律片会成为市场主要影片。因为不会有第二个导演和机构,有那么大的面子,请到三四百名国内外知名影星无偿出演。《我来自未来》不一样,他起码具备复制的现实可能。
第605章他改变了中国电影】
方沂开始以大众熟知的文艺工作者身份出现以来,他贡献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角色,有的人会想到他初出茅庐饰演的“天水麒麟儿”姜维,有的人会想到《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的国党军官张立宪,如果还记得的话,他还自己策划过一些《激荡中国》之类的专题节目和互联网短剧。
但方沂的影响力,更多的通过导演这一身份展现出来。已经连续四年,国产电影的票房冠军是他或者他参演的电影,点映、试映、中小成本剧情片,逐步推进到特效工业大片,一家国内举足轻重的制片公司,亚洲一流的特效队伍,一帮不同年纪但水准颇佳的创作团队,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演、最佳电影,囊括两岸三地最高电影奖项……他真正的改变了大陆影坛。
《我来自未来》国庆小长假结束后,反而有一轮爆发期,这种趋势相当反常,但想想新闻界长篇累牍的“中韩开始就志愿军烈士遗骸转交”报道,又不奇怪了。一种从官方到民间的认可,都凝聚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身上,大多数人推波助澜,少数人冷眼旁观,极少数人试图遏制然而被迅速击溃。
这一年并不平凡,国际国内都有重磅级新闻,从叙利亚卖菜小贩到伦敦奥运会,从南海岛屿到韩国上空的专机……作为一个国人,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