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朱晴总是给她们很多高油高糖的美味糕点。
等红儿包着两块点心回屋,朱晴才吹熄了油灯,抹黑脱衣睡觉。当初妄图推她送死的人一死一废,日后只需稍加关注即可。
北京的秋天,短得和不曾出现一样。前些天还热得必须要用冰,突然一场秋雨,气温骤降,必须穿夹袄才行。又过了几天,夹袄都撑不住了,必须换薄棉衣。
清宁宫的女官,还挂着尚服的职位,正忙碌着满宫换装,突然,前头又传来消息,皇帝不好了。
小爷大婚的好消息,都没能冲散皇帝病重的阴霾。九月初九,宫中传出钟声,大行皇帝驾崩。
成化二十三年秋,太子灵前继位。冬十月丙丁,立太子妃张氏为皇后。
这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于清宁宫而言,最大的事情却是老娘娘受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卧病在床,御医只说休养、休养、休养,却总也休养不好。
清宁宫中,拜佛的拜佛、求神的求神,人人都为老娘娘的身体担忧。
刚登基的天子,原本是抚养在周太后膝下的,不如今该称太皇太后了。新帝纯孝,为太皇太后上了徽号,希望能以此冲喜。
大约是感动于孙儿的孝心,翻年过后,老娘娘的身体总算是慢慢好起来了。
新春即新年,今天是新帝登基的头一年,改年号为弘治。新官上任三把火,外头风起云涌,内宫亦是拨乱反正。
宫中逐出了许多僧道,法王、国师、真人、国子等封号一律革除,内监中,几位有名有姓的大太监,诸如梁芳之类都被下狱处死。还有前朝的事情影影绰绰传来,什么首辅罢官、万娘娘的弟弟流放之类。
这些都不关内宫的事情,清宁宫如今才真是高枕无忧,只需要侍奉好太皇太后,阖宫人的富贵前程近在眼前。
开春了,皇帝就该选妃了。老娘娘端坐上首,张皇后陪侍坐在下方,徐尚宫奉上原本选太子妃时誊录好的名单。
老娘娘带着玳瑁眼睛,看字还是费力,把名单往外一递,道:“按制,皇帝也该选妃了,你也瞧瞧。”
朱晴立刻上前接住,转奉给张皇后。
张皇后虽是监生之女,但并不识几个字,接过之后,大略看了看,很多都不认识,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