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踌躇满志地道,“趁着朕年轻力壮,能多打下来一寸疆土就多打下来一寸疆土。”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永远的和平。所谓的一时的和平,短暂的安宁,那也都是经历了长久的战争,用鲜血和尸体铺就的,用拳头打出来的。”
“我秦国多占领一寸土地,多征服汉化一个国家,未来我大秦的子民们,就能少受一国的侵扰,少受一些战乱的纷扰。”
“你们以为呢?”
虽然陈平一向对秦二世的容姿不以为然,但是他每每对秦二世的口才辞藻、眼光见底佩服不已。
“陛下高见。”
其他人忙跟着陈平附和。
之后,秦二世又给蒙恬说了许多关于黄金火骑兵兵团建设的事情。
秦二世给了蒙恬两份新的图样册,上面用铅制作的工笔细致的标注了材料,用量,乃至顺序。
蒙恬细细观摩后,发出惊叹,“陛下这是?”
蒙恬从没有看到过这样精细的图案,他也曾经参与过一些军事工程建设,见过不少图样,但是都没有今天秦二世给自己的这一份图样册来的精细、专业。
难以置信,这样笔直的线条,竟然是人手工绘就的。
“此一为马镫,一为马鞍。这两样主要是配备在马匹身上的。”
“你要知道,组建骑兵团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够驾御马匹。”
“曾经在战场上风驰电掣的战车,当然也要改装,朕会在车上安装铁皮。战车会变得越来越坚固,几乎是坚不可摧,而没有好的马匹,是带不动这样的车的。”
“这支兵团,势必要成为当世第一。早准备自然要比晚准备好的多。”
“既然只有两万匹战马,那就先制作出两万副马鞍马镫。让士兵们先练着。”
“如果大秦的江山周遭有谁坐不住,朕就用这些铁蹄踏平他的府邸。”
蒙恬领受。
他回府之后,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制备马鞍、马镫。
只要帝国有生产任务,那么那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士兵,就有了岗位,就有一口饭吃。
这多是一件好事。
蒙恬把这件事交给了赵佗。
这些留恋老家的人,到底是靠得住啊。
无论是李信还是赵佗,不管他们走多远,但是心总是留在咸阳,留在关中。
和这些人做同僚,蒙恬也总是心里踏实。
说到底,一个时时刻刻都想念老家的人,能坏到哪里去呢。
赵佗接手马镫马鞍之后,自然就成为生产厂坊的主要负责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