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里面有一个袁大头,正是黄阿弟那个死胖子,宣称能价值十万软妹币的‘甘省加字袁大头’。
用来写日记的黑色小笔记本,一块手表、原本属于冯大少爷的那一台莱卡照相机,一支勃朗宁m1900手枪。
一块淞沪血战纪念章,以及一个m35头盔。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数量并不太多的物品中。
胡彪清楚地记得,袁大头、纪念章、笔记本这几样,都是他一直贴身放在衬衣口袋里。
就算出发去端鬼子重炮阵地的时候,都没有离身过。
倒是那台莱卡照相机,出发前被他放在了顿悟寺阵地,桂军第1020的临时团部里,根本就没有带在身上。
所以说根据以上情况,可以推断出这样一点。
什么东西能够被从淞沪战场带回来,完全不取决于当时有没有被带在身上,而是有着一些其他的机制。
具体这样一个机制是什么,一时间让人根本就摸不着头脑,只能在今后慢慢摸索。
面对着床上的一堆东西,胡彪第一时间里拿起的一件,并不是能够价值10万软妹币的‘甘省加字袁大头’。
反倒是拿起了那一个重量是1.5公斤,充满了冰冷质感的m35钢盔。
用指尖轻轻抚摸着,因为飞溅的弹片、沙砾,还有擦着飞过的子弹等伤害,已经有多处轻微凹陷,漆面斑驳的头盔。胡彪不由得对‘m35钢盔之下没有懦夫’这样一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因为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人类的血肉之躯,在飞机和舰炮、重炮的反复轰炸之下,是多么的脆弱和可笑。
那些头戴着m35钢盔的先辈们,在承受着这一切的时候,需要多么惊人的意志、
等到放下了m35钢盔后,胡彪又打开了黑色笔记本,能发现其中的照片如今已经有四张了。
除了早就有的特务连合影,背面有着留言的安妮照片。
如今又多了川军三连一百来号弟兄的合影,还有桂军行动小队出发前,以八九式坦克为背景的合影。
看着这两张新多出来的照片上,张幺哥、扁脑壳、刘矮矮、黄三喜、吴健等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庞。
定格下来或是紧张,或是强装淡定,或是其他各种的表情。
那些原本就不曾远去的记忆和画面,犹如潮水一样的袭来,让胡彪的心思又再次沉重了起来。
最终胡彪点燃了烟,拿起了笔,深深的吸了一口烟后。
在这个寒冷的冬夜中,将这一次穿越后遇上种种的事情,在笔记本上记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