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租界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凌晨的三点多了。
可是回到酒店的哈里森·福尔曼却是没有一丝睡意,今天晚上所经历的那一场特别专访,对于他的震撼太大了一些。
年轻男女的双向奔赴,在最美好一刻即将到来前一秒被打断。
还有那一段无声胜有声的交流,那一个寒酸、却又华丽啊的葬礼,以及那一只神奇蝴蝶地飞舞,不断在胡彪身前飞舞的画面。
一直反复在他脑袋里回荡着,让他心中充满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让他用珍藏的咖啡豆,手工冲泡了一杯咖啡喝下后,去房间角落临时搭建的暗房里,将今天拍摄的胶卷都冲洗了出来。
然后根据这些照片,带着少有的感情写出了一篇详细的报道来。
在报道最后的结尾,他在稍微迟疑了一下后,添加上了这样一句:
“我注意到了,在安葬安妮小姐的小土丘周边就是一片地,想来明年初夏的时节,这些开放的朵一定格外美丽。”
收起了笔后,哈里森·福尔曼才发现在不知不觉中,窗外的天色已经大亮了起来,一轮朝阳已经升起。
金色的阳光照在了他的身上,感觉有些暖洋洋的。
在温暖的阳光中,哈里森·福尔曼把写好的报道,还有自己拍摄的照片,一式两份地装进了牛皮纸袋子里后,就这样匆匆出门了。
因为他要上一笔不菲的费用,用航空邮件的方式把这两篇邮件,分别发去扭约和敦伦这两个地方。他心中深信着一点:对比起了战场上的壮怀激烈,坚守和牺牲。
胡彪和安妮两人的故事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可是其中充满了种种人性的美好;只要被报纸发布出去后,一定能引发更多西方读者的共鸣。
甚至一定还会有很多人,尤其是比较感性的女性,改变对这一场战争的看法。
如果要说还有什么地方,是他感到很有些不满的。
那就是当前最快的航空邮件,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这些报道和照片抵达以上两个地方,都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
等到真在报纸上出现,引发轰动,可能都需要十天之后的事情了。
而对比起哈里森·福尔曼工作的外国报纸,魔都地区的报纸完全就不用这么长时间。
对于小田等中华记者来说,这样发生在自己同胞身上的故事,更加让他们感同身受之余,也知道这个故事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展现我方军民,在这一场战争中的悲壮,激励着更多国人。
另一方面,则是展现鬼子在战争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