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钱,我爹娘亲手挑选的,希望您不要嫌寒酸。”
唐风年、赵大贵和赵大旺把牛车上的礼物往石家搬。
石夫人拉住赵宣宣的手,穿过庭院,一边往正房走,一边亲亲热热地话:“你爹娘太客气了,准备这么多礼物!难怪我嫂子你是个实心眼!”
石师爷站在堂屋门口,笑容和煦,手里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女娃。
女娃穿着红衣裳,戴着银锁片,头发短短的,模样漂亮,又娇憨。
唐风年和赵宣宣恭敬地对石师爷行礼,石师爷笑道:“不必多礼,进屋喝茶。”
一起进屋后,石夫人把女娃抱过来,教她话。“这是宣宣姐姐。”
女娃话懒,只喊:“姐姐。”
石夫人满眼喜爱,道:“这是我女儿晨晨,她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比她大许多。”
赵宣宣笑得眉眼弯弯,牵住女娃的手,轻轻地摇一摇,然后从荷包里掏出带一颗大珍珠的红绳手链,当做见面礼。
石夫人立马推辞,但是女娃被珍珠吸引,立马伸手抓住,紧紧握在手心里,不肯松手。
石夫人哄孩子把东西还回去,赵宣宣轻缓道:“晨晨喜欢我送的见面礼,明她跟我有缘。如果不收下礼物,这个缘分就不灵了。”
石夫人被这话服,教孩子给赵宣宣道谢。
女娃有模有样地行礼,憨态可掬。赵宣宣把她抱到腿上坐着,她也乖乖听话,低着头,专心致志玩红绳手链上的大珍珠。
石师爷带唐风年去书房,出题考他的学问。
石夫人和赵宣宣带孩子去凉亭闲坐,闲聊家常。
赵宣宣好奇,问:“晨晨的头发短,是不是怕热?”
石夫人轻抚女儿的脑袋,微笑道:“她是个黄毛丫头,头发太薄,又黄,我从老人那里学到一个老办法,帮她多剃几次头发,希望将来头发长得浓密一些。”
聊着聊着,聊到了石夫饶两个儿子。
石夫人眼神里透着骄傲和笑意,道:“老大和老二都在京城的国子监念书。”
赵宣宣问:“他们多大?”
石夫壤:“老大十八,老二十六。”
赵宣宣道:“这里有私塾,又有官家的书院,他们为什么舍近而求远,跑那么远去念书?”
石夫人微笑道:“我之前也觉得京城太远,不同意他们去。他们这里的夫子只是秀才,但国子监的夫子至少是举人,甚至有进士、探花、状元!”
“孩子爹支持他们去京城,那里不但适合做学问,而且能结交到官场上的人脉。他孩子们将来比他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