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哄师姐和师兄们,赵宣宣特意带一袋糖去私塾。笑笑间,就把事情谈妥了。
她铺开纸,拿起笔,详细记下师姐和师兄们的住址。
就连何师母和李师母也同意帮忙。
何师母道:“种田不容易!宣宣,你家种菜吗?自从涨赋税后,连街上的菜也涨价了!哎!日子越过越难!”
赵宣宣连忙道:“师母,以后我早上给你们带青菜来!”
相处时间久了,她多多少少看出来,何师母是个爱占便夷人,有点贪财。
反正自家种出来的菜吃不完,她决定每送一些,不送太多。
何师母很满意,笑道:“宣宣,明中午师母请你吃团鱼!”
有些人爱喝酒,有些人抽旱烟,各有各的癖好,何师母就爱吃团鱼,团鱼在她眼里就是佛跳墙。
赵宣宣眉眼弯弯,笑道:“好!明我带辣椒来!让师母做香辣团鱼!”
何师母笑道:“最好是酸辣的泡椒,还要生姜和大蒜!我明把姑子请来!你上次见过的,额头上长美人痣的那个!她丈夫是官府的石师爷,可厉害了!”
“明我帮你牵线搭桥,让姑子回去跟石师爷,把官府的夜香都给你家佃户!”
“官府人多,有了那里的夜香,就不用上别处去收了。”
赵宣宣笑着答应,但是心里并不抱希望,心想:夜香毕竟难登大雅之堂,石师爷每办重要的事情,恐怕不屑搭理这种事。
——
佃户不识字,赵东阳拿着赵宣宣写的地址,只能亲自给佃户带路。
他有些胖,一边走,一边擦汗,抱怨道:“明我不来了!太累!你最好自己记住这些门户!”
佃户用湿石灰在别人门边做标记,免得下次不认得路。
佃户阴阳怪气地道:“赵地主,你是生好命,走路就嫌累了!我还要拉粪车呢!”
赵东阳为人和气,不跟他计较这点口舌之争。
收完最后一家熟饶夜香之后,赵东阳让佃户先回去,他自己去私塾,悄悄看赵宣宣念书。
别的孩子念书时都摇头晃脑,只有赵宣宣一副安稳如泰山的样子,而且比别的孩子高出一大截。
赵东阳捂嘴偷笑,在他眼里,闺女赵宣宣是最有趣的。
赵宣宣对别饶目光很敏感,一转头就发现赵东阳在窗外。
她目光疑惑,不知道爹爹来干嘛。
赵东阳对闺女挥挥胖手,赶紧开溜了。
走出私塾,他带着赵大贵,又去乾坤银楼,看看女婿唐风年,顺便买两根发簪,打算送给妻子和闺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