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沈钧钰却毫不在意,只要能让祖母多活动,一切都是次要的,“立刻动手!”
正当仆人即将开始劳作之际,晏菡茱急忙上前阻止,她轻声细语地对祖母道:“祖母,世子,你们或许未曾亲身耕作,可曾知晓耕种之道,离不开充足的肥料。”
“这些肥料种类繁多,包括人粪尿、畜舍之粪、杂草、草木灰等等。即便在祖母的庭院里开垦块土地,亦难以避免肥料之气息,虽不至于臭气熏,但香气却也并不宜人。”
“再者,园中这些珍贵的花草,若是一一拔除,岂不令人惋惜。祖母,不如让我和世子陪伴您前往庄园,我们可以在那里深耕细作。”
老夫人略作沉吟,旋即点头:“所言极是,吩咐下人准备行囊,我们明日便启程。”
在交谈的间隙,晏菡茱陪伴着老夫人缓缓漫步,时间长达两炷香的悠长。
靖安侯夫人苏氏感到惊讶,然而能让家婆多活动筋骨,她自然乐见其成。
沈文渊更是不加以阻拦,反而表示,待到休假之日,他亦会前往庄园探望。
沈钧钰尚未官复原职,亦未得皇帝召见,便被沈文渊直接派遣至庄园。
美其名曰“体恤民艰”,唯有深入民间,亲身经历,方能深知民间疾苦,而非仅仅通过纸上的只言片语。
第二,他们祖孙三人乘坐马车,携带一众仆人,来到了城外二十里之外的庄园。
老夫戎达后顾不得休息,便迫不及待地拉着晏菡茱前往田地。
庄园的庄头柳老汉,昔日曾见过来此避暑的老夫人,得知老夫人有意耕作,便特意预留了庄园中最为肥沃的十亩土地。
柳老汉夜以继日地带领众人将这十亩土地精心打理,施加了适量的肥料。
“老夫人,您带来的种子,的前所未见,不知该如何栽种。”
老夫人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我虽未曾亲身耕作,但亦知耕种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既然未曾尝试,那便不妨大胆一些。将田地划分为数块,尝试不同的种植方法。”
晏菡茱表示赞同,她微笑着:“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祖母的见解颇为独到。这作物尚无名字,祖母,您看是否给它取个名?”
老夫人微微一笑,“这有何难,既是从远方异域传入,便称之为‘番麦’吧。”
于是,这些历经漫长旅途、跨越重洋而来的高产品种,便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番麦。
他们一边向经验丰富的老农请教,一边亲自动手尝试。
沈钧钰手持锄头,开挖土坑,老夫人将一粒粒种子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