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所有事情皆已明了之后,贾母缓缓抬头,目光落在了安坐于一侧的李纨与王熙凤身上。只见王熙凤嘴角含笑,率先开口道:
“回老太太的话,我这儿事务繁多,实在抽不开身。那慈幼院的诸多事宜大多都是大嫂嫂一手操持安排的。所以还是让大嫂嫂给您细细来更为妥当些。”
听到这话,贾母点零头,随即便将视线转向了李纨。李纨亦是不慌不忙,先是示意丫鬟将一沓纸送了上来,而后缓声道:
“还请老祖宗恕罪,对于这慈幼院之事,孙媳此前确实知之甚少。承蒙老祖宗嘱托之后,孙媳不敢懈怠,赶忙派人四处寻找那些曾经在慈幼院待过的嬷嬷们。
经过一番周折,总算是寻到了几位合适之人。孙媳向她们仔细询问了关于慈幼院内部一应人员的具体安排以及需要特别留意的种种事项。
如今人我也带来了,您可要见见?”
贾母听后,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微微颔首,示意她们进来,随后就见一名伶俐的丫鬟快步上前,轻轻掀起门帘,引领着两位中年仆妇走了进来。
这两人身着朴素简单的衣帽服饰,看上去不过就是府中寻常的粗实婆子罢了。
贾母先是定睛打量了一下这二人,然后问了她们来处。其中一人连忙躬身答道:“启禀老太太,奴婢乃是邢夫人院子里的三等仆妇。”
另一人则紧跟着回话道:“回老太太的话,的是前院负责粗活的婆子。”
邢夫人院里的婆子姓王,暂且叫她王婆子,前院的婆子姓李,暂且叫她李婆子。
贾母和王熙凤对于这两个人其实并没有太多深刻的记忆,不成想竟能被一向低调行事的李纨给挖掘了出来。
贾母暗道李纨这个女缺真是深藏不露,不愧是苟之流翘楚。
想到此处,贾母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别看李纨平日里总是一副与世无争、温婉柔顺的模样,但能够在错综复杂、勾心斗角的荣国府里守护着年幼的儿子平平安安地成长起来,她能信她是个简单的就有鬼了!
更不用后来贾兰在贾府逐渐没落之时,还能够凭借自身努力一路扶摇直上,考中进士并顺利为官。
只可惜,这对母子不知是不是因为在荣国府辉煌时期遭受过冷遇而心生怨恨,还是本来就是冷心冷情之人,他们母子二人在后期贾府轰然倒塌之际,尽管手头尚有余财家私,却丝毫未曾向曾经的府中众人给予半点帮助。
不过暂且抛开这些不谈,经过这段时间的暗中观察与试探,贾母倒是渐渐察觉到李纨的确颇具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