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颐并不觉得此事是巧合,下意识想到了誉王。
莫非此事也是誉王的手笔?
一旁的江暮听了,笑声畅快:“这帮孙子作恶多端,老爷都看不过眼,显了神通在帮助咱们啊。”
江朝瞥了江暮一眼,继续向赵颐禀报:“属下暗中调查了一番,这些传言出自一位道长之口。这位道长在永庆郡很有名望,不仅精通风水\/,还医术高超,平日里济民救弱,深受百姓尊奉,人称柳神仙。”
“柳神仙……”赵颐略微思索,询问道:“道长在何处?”
江朝回道:“在城门口。”
赵颐当即吩咐江暮备马,去城门口一探究竟。
主仆几人骑着快马即将抵达城门口的时候,赵颐勒住了缰绳,远远地望向喧闹的人群。
只见一位长须白发的七旬老者站在人群中间。
他身着道袍,清癯矍铄,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此饶身份不言而喻。
赵颐翻身下马,将手中的缰绳递给江朝,正准备朝人群走去,便听见百姓问起坊间的传言。
“柳神仙,此次铅矿坍塌是郡守不敬山神所致吗?”
柳道长叹息:“事已至此,你们准备一些祭品祭祀山神,今后切莫再开山采矿。”
这句话算是证实了传言属实。
大多数百姓受过柳道长的恩惠,因此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何况最初开采铅矿的时候,他们没有祭祀山神,铅矿便坍塌过一次。之后他们年年祭祀山神,便再也没有出过事。
自从冯之焕来永庆郡赴任,无论是开山采矿,还是每年祭祀山神的日子,都不曾举办过祭祀仪式。
每家每户都有壮丁去采矿,他们担心冯之焕对山神不敬,会惹怒了山神,纷纷在家里偷偷供奉山神。
谁知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想到这里,百姓们情绪激愤,恨不得将郡守献祭给山神,以此来平息山神的怒火。
而少数人,则是不信鬼神之。
他们在永庆郡是有头有脸的人,消息比那大多数百姓要灵通。在这一则传言流传出来之前,便已经听赵颐为了拿到郡守的罪证,故意将铅矿弄塌的传言。
比起柳道长的话,他们更相信后者,纷纷开口:“柳道长,冯大人来永庆郡赴任,并非一年两年。若是因为他作恶多端,不敬山神而引发了灾祸,那铅矿早便塌了,何至于等到今时今日才塌?”
冯之焕的心腹李庸乔装成一位老叟,混迹在人群里。他听到这句话,便抓住了机会,给身边的随从递了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