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三个人瞬间僵立当场,哑口无言,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他们深知这种行为违背了孝道,但又无奈于家中妇人施加的巨大压力以及老人自身确实毫无用处的现实状况,所以才会犯下如此荒谬绝伦之事。
面对洪秀言辞犀利的指责,他们如同做错事被抓包的孩子一般,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这时,那位老人缓缓开了口:“洪秀公子啊,这事也怪不得他们几个,毕竟老婶如今已是个无用之人啦。”
洪秀连忙安慰道:“老人家,您言重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自然会有所衰退,行动多有不便也是人之常情嘛。倘若连亲生儿子们都无法接纳您,这不等于把您逼入绝境吗?”
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犯了错误,母亲却仍然坚定地站在他们这边,心中愈发感到内疚和自责。他们面带愧色地转向洪秀公子,诚恳地问道:“洪秀公子,您智谋超群,请赐教我们应该如何安置母亲才最为妥当呢?”
洪秀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想事已至此,还是先避免当众出丑吧。他思索片刻后回答道:“眼下之计,莫不如先回到你们家中再从长计议。”完,他示意三个儿子拿起母亲的行李,并搀扶着她一起踏上归途。
众人见状,也纷纷四散离去。而此时此刻,寒恨正悄悄藏身于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密切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牵
尚未到家门口,三个儿媳妇便迎了出来。她们一眼瞧见婆婆又被自己的丈夫带回来,脸上立刻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厌恶神情。
似乎是强烈反感要在此将婆婆赶走,连门都不让进,洪秀一看就明白了一切,上前道:各位婶婶你们这是何意,身为儿媳应当懂得孝顺公婆,三从四德,怎能因一点矛盾或不快,就要将其敢出家门,任由自生自灭 ,各位慈做法不但是将各自的夫君推入不忠不孝的境地,还会受相邻唾骂,试问日后在此如何抬的起头来。
这话从洪秀口中出来,仿佛一道惊雷炸响在众人耳畔,让人不禁为之震惊。要知道,他不过是个初出茅庐、未经世事沧桑的少年郎啊!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竟然能够出这般深刻且富有哲理的话语,实在令人钦佩不已。相比之下,这些成年人反而感到自惭形秽。
大儿媳无奈地:“洪秀公子所言甚是,但您并不了解实情。近来婆婆性情大变,变得愈发刁钻刻薄,整日唠叨不休,弄得我们心绪不宁,根本无心劳作。与她实在难以共处一室啊!”
洪秀点头表示理解:“话虽如此,但诸位仍需多多体谅老人。冉晚年,身体状况难免会有所下滑,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