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菜生意渐渐步入正轨,王旭已经有积蓄,但他并未满足。靠着上一世的记忆,他知道,在70年代的农村,家庭自制的调味品和腌制食品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咸菜是基础,下一步,我要试着做辣椒酱!”
王旭对辣椒酱的定位很清晰:它比咸菜口味丰富,保存时间长,更能满足那些吃腻了咸材家庭。
拜访手艺人
王旭没有贸然开始,而是骑着一辆借来的旧自行车,跑遍了周边几个村子,专门寻找会做辣椒酱的老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偏远的村落,他终于找到了一位做辣椒酱手艺远近闻名的老太太——陈婶。
陈婶今年六十多岁,满头银发,正蹲在自家院子里剁辣椒。王旭主动上前打招呼:“陈婶,我听您做的辣椒酱特别好吃,能不能教我几招?”
陈婶抬头看了看他,笑着:“伙子,你学这干啥?做辣椒酱不容易,费时费力,赚不了几个钱。”
王旭摆摆手,认真道:“陈婶,我是真心想学。我不怕累,只要能做出好东西,肯定能卖得出去。”
陈婶见他态度诚恳,便答应下来,把自己几十年的秘方传授给他:挑选新鲜的红辣椒,加入花生碎、豆豉、大蒜等配料,用菜籽油慢慢熬制,再加上适量的盐和糖调味。
王旭仔细记下每一个步骤,还主动帮陈婶干活,渐渐摸清了其中的窍门。
第一批辣椒酱
回到家后,王旭用剩下的一些咸菜利润,买了辣椒、大蒜和豆豉等原材料。他带着张丽芬试着做了一大锅辣椒酱,虽然味道不错,但缺少一点独特的风味。
“咱这酱少零什么。”张丽芬尝了一口,皱眉道,“比陈婶做的还是差点意思。”
王旭沉思片刻,突然想到上一世某品牌辣椒酱的独特风味,于是他大胆尝试,在配方中加入少量黄豆发酵液,结果酱香味立刻浓郁了许多。
“就是这个味!”王旭眼中一亮,“这下有把握了。”
走向市场
第一批辣椒酱装了十几罐,用旧玻璃瓶封好,又在瓶盖上系上红布头,看起来颇具乡土风情。
王旭先找到了供销社的李师傅试卖:“李师傅,这可是我们村新做的辣椒酱,味道绝对一流,您先尝尝。”
李师傅舀了一勺,刚入口便竖起大拇指:“不错!这酱味道比咸菜丰富多了,能拿得出手。行,你先送二十罐过来,咱试试看。”
很快,这批辣椒酱在供销社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工人们纷纷表示,这辣椒酱拌饭、下馒头都特别下饭,价格也比市面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