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器官模型和凝胶等进行实物模拟,结果证明,有这个蘑菇状结构的话,通过往复运动可以刮出大概80%左右的遗留物质。而要是没有这个结构,只是一个圆柱体的话,那么只能带出来大概不到20%。反复运动的时间长短与刮出物质的多少也呈正相关——这大概也可以侧面解释为何人类受困于“持久”这个大问题,以至于养活了无数骗子医生。
人类雄性的性腺和体型之比例也是偏大的,而在其他动物中,如此大占比就是为了产生更多的生殖细胞,以应对竞争——更多的生殖细胞意味着更有竞争优势,从而有更多的成功受孕机会。比如有一种老鼠便是如此。
而上述两个进化出来的性状都意味着:早期人类性伴侣极多,关系极其复杂和混乱,所以才会进化出如此特异的生理结构以及一些特点。
而性关系不那么乱七八糟的动物,便没有这样的生理结构或者特点。
男性为了竞争,花了千百万年将自己进化成这个样子,女性更是为了具有竞争优势,大动干戈。
人类女性一个极其特殊的现象就是,女性居然有着一月一次的排卵期,如此频繁。排卵期在其他哺乳动物来讲便是发情期,只有这个时期可以交配生育。牛马鹿猪虎等,包括基因极为相似相近的的类人猿,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发情期都是一年一次,排卵受孕然后养育后代。但只有人类如此频繁,一月一次。
这样的生理周期对人类其实没有好处,血液如此宝贵,每月一次丧失血液,绝非好事。但这也是为了生存竞争而进化出来的。
其他雌性动物唯恐同类雄性不知道自己排卵,它们会选择以极其鲜明的视觉效果,以及分泌具有特异性的气味、释放激素等方式,广而告之自己正在重要的生命周期。比如毛色变化,一些器官变色膨大,分泌大量有特殊气味的分泌物等。比如雌性蚕蛾会分泌激素吸引雄性,很多猴子会有器官颜色的变化等。而雄性也会准确接收这种信号并作出反应。
但是,只有人类非常巧妙地依靠进化掩盖了自己的排卵期,甚至很多女性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在排卵,是否易裕只有到了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才能通过b超、测体温、测激素等手段,准确的知道什么时候排卵。并且,排卵如此重要的生理机能,在一个完整的排卵期中并不确定,有时候提前有时候推后,完全随机。这也是为什么合格的医生总是一直强调,所谓安全期并不安全的道理所在。而在几十万年前,何时排卵是几乎不可能知道的。所以,因为这样的频繁生理周期,会让男性搞不太清到底自己是不是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