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回到隔壁屋内,这才运转青葫芦的“出”字诀。
黑色道符陡然出现,落到了福宝手里。
道符上还带着一丝温热的感觉,上面的文字却全都改好了。
福宝惊喜的看过去。
道号:福宝。
俗家姓氏:李。
籍贯之地:东昌府临清县。
入道之岁:圣三十八年。
所属道观:青云观。
师承:灵虚道长。
……
这些改动非常合理,而且字迹跟以前一模一样,那个工匠世家出身的老二没有吹牛。
而道符下面的字也修改了。
“淬体有成,内修气,外炼神,渐入明心之境。”
然后是背面的师承评价。
“福宝一心向道,品行端正,严守道家清规戒律。所到之处,若有善信求助,当以慈悲为怀,尽力相助。不得恃术欺人,不得贪财图利。如有违背,谴之,道罚之。”
整个道符现在跟福宝的身份完美贴合,而且无论颜色,质地,字迹,乃至做旧后的边角痕迹,都是无懈可击。
就以工艺水准来,可谓是大师级的伪造。
这也是因为道符在世界被放大了无数倍,所以李文才他们才能把细节做到如此精致。
福宝大为赞赏,在葫芦世界里好好夸了李文才他们。
那个工匠老二便谦虚道:“这都多亏了庆海大师指点。”
原来道符上修改的文字,都是庆海和尚一手操办。
福宝感慨:“没想到你们个个身怀绝技,庆海,你出家前是做什么的?”
白云寺的庆海和尚脸色尴尬的跪下,支支吾吾半晌才道:“人入白云寺前,曾是清虚观的道士。”
福宝愣住了。
“庆海,你不会是清虚观的奸细吧?”福宝起了好奇心。
庆海连忙道:“主人误会了,人绝不是什么奸细,而是在清虚观犯晾规,被赶下了山。连道符都被收走了。”
着苦笑:“收走道符,那世间任何道门都不会收留我了,我只有投靠白云寺一条路了。”
福宝愈发奇怪:“白云寺为什么会收留道门弟子?”
庆海双手合十:“这是因为,白云寺跟清虚观是世仇之敌,彼此争斗数百年。清虚观赶出来的弟子,只要去投白云寺,必然会被留下。所以我就从一个道士成了白云寺的大师。”
大雍王朝治内,佛道两家一向是相安无事,一团和气,从未有世仇一。
福宝便问:“白云寺和清虚观到底有什么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