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善,但对于骨子里便\"趾高气扬\",瞧不起他们这些太监的文官,同样尊敬不来。
\"徐大人,可别让陛下久等了,您且随奴婢来..\"简单寒暄了片刻,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便在徐光启受宠若惊的眼神中,亲自从前方引路,引领着这位昨日晚间才刚刚抵京的文官,迈进了巍峨的皇城郑
...
无心欣赏沿途久违的景致,望着眼前司礼监掌印的背影,近些星夜兼程的徐光启眼眸深处的疑惑之色更甚。
平心而论,他虽是\"翰林\"出身,勉强也可归咎为\"东林党\",但因为信奉主教以及毫无官架子,终日与农户百姓厮混在一起的缘故,于朝野间的人缘并不算好。
不仅如此,他虽然身上还兼着\"詹事府\"的差事,但与前不久刚刚龙驭宾的先帝却没有半点\"师生情谊\",不然也不会在通州练兵的时候屡屡碰壁。
想到此事,徐光启便是不由自主握紧了拳头,脸上也随之涌现了些许愤懑之色。
他好歹也是万历皇帝钦点的\"河南道御史\",奉圣谕练兵,但户部及兵部却一直以各种各样的由头,拖欠军饷及器械,使其招募的数千兵勇,至今未能穿戴齐整。
远远望去,全然没有半点\"官兵\"的样子,反倒像是一群训练有素的\"山贼乱匪\"。
如若不是他日前突然接到圣谕,令其回京面圣,只怕饶是其意志坚定,也会在诸多掣肘下心灰意冷,继而辞官回乡。
\"徐大人,咱们这就到了..\"思绪纷飞间,司礼监掌印的低语声重新在徐光启的耳畔旁响起。
抬头一看,只见得一座巍峨宫殿赫然映入眼帘,上书匾额书写\"乾清宫\",瞧上去恢弘大气。
\"有劳王公公。\"微微拱手,朝着身旁太监点头示意过后,徐光启便是自顾自整理起身上凌乱的衣衫,而司礼监掌印也是提着略有些宽大的袖袍,先行向暖阁中的朱由校回禀。
...
...
\"臣詹事府少詹事徐光启,奉旨面圣。\"
\"吾皇万岁万万岁。\"
乾清宫暖阁内,得到召见的徐光启跪倒在苏州地毯之上,声音慷慨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