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孙承宗这层关系,子与朝中\"东林党\"剑拔弩张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这些,朝中关于子\"怠政\"及的声音已是越来越少了。
一念至此,东阁大学士韩爌嘴角的笑容便是渐渐消失,不动声色的打量着身旁\"好友\"。
他本就比刘一璟年长近十岁,怕是怎么也\"熬不过\"刘一璟的,若是想要\"更进一步\",还要在想些办法才是...
沉默不语间,三位大明阁臣各怀心事,心情大不相同。
...
稍微落后三位阁臣几步远的地方,便是朝中六部尚书所站的位置,此时几位身着绯袍的尚书们四目相对,脸色皆有些不太好看。
万历年间,因为\"国本之争\"的缘故,朝中党争迭起,皇帝幽居深宫二十余年不问政事,以至于官员缺额的情况空前严重。
故此,截止到万历皇帝龙驭宾之前,朝中的几位尚书大多在各自的位置上任职多年,亲身经历过朝廷党争迭起,十分清楚\"党争\"的对于国家和百姓的危害。
而现如今,在朝中风头正盛的\"东林党\"已然重新表露出\"排除异己\"的架势,这不由得令几位尚书心生警惕。
更令他们焦头烂额的是,紫禁城中的子似乎也正在通过日日召见\"帝师\"孙承宗入宫授课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东林党的支持。
倘若东林党真的如愿\"众正盈朝\",朝中其余官员又该如何自处,本就风雨飘摇的大明,处境是否会愈加不堪?
对于慈疑问,在场几位尚书心中皆是没有答案,但其脸上不加掩饰的忧愁之色却是出卖了其内心。
就连被万历皇帝临危受命,担任辽东经略一职的熊廷弼都逃不过东林党的\"觊觎\",寻常官员焉有\"幸免\"的道理?
嗡嗡嗡。
在窸窸窣窣的低语声中,沉闷的宫钟声突然于在场官员的耳畔旁响起,使其不由自主的闭上了嘴巴,并抬头看向远处巍峨的宫门。
钟楼处,厚重的宫钟轻轻晃动,朱红色的宫门则是被诸多侍卫由内而外的缓缓推开。
见状,宫门外顿时响起了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心思各异的官员们赶忙按照官位次序,调整站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