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24年,即后唐同光二年的庚午日,租庸使孔谦向李存勖上奏了一则关于商税的问题。他指出,各道运输货物的商人和旅客中,有很多人通过私路逃避商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受损。为了维护国家的税收秩序和财政利益,孔谦请求李存勖命令各地关防严加捉拿这些逃税者。李存勖在听取了孔谦的汇报后,同意了这一请求,并下令相关部门严格执行,以确保商税的顺利征收。
几日之后的癸酉日,宰相豆卢革率领百官为李存勖上尊号。他们精心准备了表章,尊李存勖为“昭文睿武至德光孝李存勖”。这一尊号不仅体现了李存勖的文武双全和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彰显了后唐王朝的繁荣和昌盛。豆卢革等百官一共上了三次表章,表达了他们对李存勖的崇敬和敬意。李存勖在审阅了表章后,最终同意了这一尊号,并接受了百官的朝拜和祝贺。
甲戌日,李存勖下诏对汴州的管辖范围进行流整。他指出,汴州原本管辖开封、浚仪、封丘、雍丘、尉氏、陈留六县,但在伪朝(指后梁)时期,将许州的鄢陵、扶沟,陈州的太康,郑州的阳武、中牟,曹州的考城等县划归其管辖。为了恢复正常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李存勖决定对汴州的管辖范围进行调整。他下令阳武、匡城(此处虽原文未明确提及,但根据上下文及历史背景,可理解为某一被划归或误写的县份,在此保留原样叙述)、扶沟、考城四县暂时隶属汴州,其余县份归还本部。这一决定不仅优化了行政区划,也促进霖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丙子日,李存勖任命随驾参谋耿瑗为司监。司监是古代负责文观测和历法制定的重要机构,耿瑗的任命体现了李存勖对文历法的重视和关心。同日,丁丑日,李存勖又任命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李筠为右骑卫上将军。这一任命加强了朝廷对军事力量的管理和监督,也提升了李筠的官员地位和执政能力。
戊寅日,李存勖亲临李嗣源的府邸,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音乐会上,各种乐器齐鸣,歌声悠扬,李存勖与李嗣源等官员尽情欢乐,直到深夜才离去。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李存勖对李嗣源的信任和厚爱,也彰显了后唐王朝的和谐与团结。
己卯日,李存勖任命河中节度使、冀王李继麟兼任安邑、解县两池榷盐使。榷盐使是古代负责盐业管理和税收的重要职位,李继麟的兼任体现了李存勖对盐业经济的重视和关心。同日,辛巳日,李存勖又任命检校太师、守尚书令、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魏王张全义为守太尉、兼中书令、河阳节度使、河南尹,并改封为齐王。这一任命不仅提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