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代替。
气球的主体要用轻质的木质材料做灯架,然后再用塑料薄膜来做灯罩。
热源可以先试下能不能用铝,如果可以的话,步骤就简单了不少,而且有些防风能力。
最后在气球受热最大的地方加一层铝箔。
下方的吊篮就比较简单了,选些材质轻的材料就行。最终再对热气球整体进行减重,达到可起飞的重量就可以。
这热气球体积不小,以陆雨宁的能力还不能直接做出来,而且气球部分材料不同,即使他能力足够也没办法将两种材料直接融合重组。
要把材料处理好再想办法拼接到一起才行,所以还需要先弄个工程脚手架出来。
按照设计,整个热气球的体积至少是 40cm x 20cm大小。
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目前人类身高的20多倍。
差不多是正常视角下的一栋10层楼高,工程难度可想而知。
而用来建筑的脚手架体积就更大了,所想要一次性将这脚手架做出来,陆雨宁也做不到。
这部分工作就只能他将材料处理好再通过人力搭建起来,建设的主力则是陈洪和李文刚的能力。
不过好在他们现在人比较多,虽然非异能者能产生的生产力有限,不过如果有人替他们处理好材料,还是能起很大作用的。
李文刚能力的重要性也渐渐凸显了出来,不管是一些设备的操控还是材料减重,都需要他来处理。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他的能力并不是持续状态改变。
不能像张慕言或者张倩的能力一样,可以长久保持在某种状态上。
所以很多情况下,还是需要李文刚亲力亲为,这点还是蛮可惜的,所以李文刚也成了基地建设的大红人。
分部那边也基本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全力参与到这热气球的建设中。
建设地点则是放在了分部附近,主要原因是之前分部这边已经有稳定的夜间照明了。
上次陆雨宁将那台小电机交给分部来处理后,他们居然真的将那枚小灯泡点亮了。
这让陆雨宁惊喜不已,当时他也只是随意的一个决定,没想到居然真的可以发电。
虽然目前产生的电力只能支持将一个低功率的小led灯点亮,不过,这对他们来说已经相当重要了。
虽然他们也可以通过松油灯来提供照明,不过松油并不好制作,而且消耗量很大。
他们好多武器还要依赖松油,所以用来照明实在有些浪费。
有了这真正意义上的夜间照明,他们终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