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郎中也不打击孩子积极性,就随她去了。
里长从镇上回来,给高郎中带了个口信儿,另有两个请柬。
原是钱大夫家的二儿子,冬月初六娶亲。
还贴心的给五丫也写了个请帖。
沈槐看着请帖不禁想到:
这家人能把家业做大了,是有原因的。
办事踏实、机智脑子又活泛,为人处事更是没得~
真是个办事周到的好人家!
既然人家抛出了橄榄枝,那就好好结交,以后肯定有助益。
再五丫爹娘,见五丫日渐大了,也想过让五丫帮忙干点活儿。
但是,五丫每日早起吃了饭,就去郎中那,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四五十文钱。
五丫爹娘没法儿开口,想想反正也干不了什么,能挣钱就好。
大毛现在也挣钱,偶尔五丫还去给她坐回镇。
五丫爹娘再没有任何底气,跟家里这个经济支柱开口。
沈槐有时候看出他们的心思,就直接岔开话题,时间长了,更开不了口了。
沈槐:开玩笑!谁没事儿还给自己找活儿干呀!
又要我赚钱,又要去地里干活儿,想得美!
再沈槐让大毛接班后,嘱咐大毛:
“每次都看着,悄悄留个几文钱拿给我。
不拘多少,二文三文都行~”
因着差事是五丫的,大毛又觉得:
妹是有大本事的,肯定有她自己的事情要办。
沈槐只让大毛谁都不许,别的也懒得解释。
沈槐:十几岁的孩子,解释起来麻烦。
沈槐在高郎中那,也另外把这些钱收了起来,留着大毛以后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
高郎中看在眼里,更加老怀安慰,只觉得这孩子将来就是有出息,也坚决不会忘本。
沈槐把帖子拿回去。
吃完饭的时候,拿出来给全家人看了。
全家人除了两岁半的梁宝柱,别的人稀罕得饭都差点忘了吃。
五丫爹娘:五丫将来不定能当大丫鬟呢~
四个丫:五丫跟我们果然不一样!
这个地方别镇上,县里除了县老爷家,也没有办事下帖子的大户人家。
五丫爹娘紧张的问:
“帖子是什么?给了什么意思?”
五丫解释了一下。
然后,沈槐进入了正题:
“阿爹、阿娘,这是上次那个钱姐,下帖子请我去吃喜酒。
钱姐之前给我们衣物,我们要不要给人家也带个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