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确定,今年分红的平均数为每人600元,老知青和社员都有份,但新知青由于才来,所以没有份。
二队是全大队的富裕队,按照这个标准,其他生产队的分红水平,不可能超过平均每人500元。
其他的生产队有了参考,很快就把分红发放了下去。
方唯感到很满意,每个生产队的结余资金并没有光用光,说明大家的眼睛里都有长远发展的目标。
“各位,现在的时间节点到了,接下来就要正式施行大队核算。刘会计、高文书,你们负责将各队的资金收归大队,每个生产队留5000元备用金,上交资金的多少和新一年的分配挂钩。”
等各队都分了红,方唯开始收缴各队的资金。
既然是统一核算,那么资金、物资都需要统一调配,不可能每家都有一个小金库。
各队的开支由大队负责审核报销,同时也会给大家留一些备用金。
“好的,我们马上去办。”
刘会计等人领命而去,各个生产队很痛快的将账上的资金划归大队。
物资也一样,各家库存的粮食、食用油等等,全部由大队接管。库房管理人员由大队重新安排,守卫工作由大队民兵连负责。
财权包括物资的调配全都收归了大队,各队队干部的任免权也归大队,由大队全体社员监督。
如此一来,方唯直接掌控了全大队的经济命脉,他这个大队长才算名至实归。
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做多了,方唯将各个生产队相邻的耕地,重新进行了规划,尽量将土地连成片,便于机械化作业。
尽管当前的农用机械还显得很落后,但也比人力的效率高多了。
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当然要积极推广农机的使用,最大限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后,大队开始统计各个生产队的劳动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农机、农具、耕牛等等。
“三哥,咱们大队总共有5台拖拉机、112头耕牛、打稻机24台、插秧机8台、收割机2台、水泵3台.”
郑虎向方唯汇报了统计情况,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下塘大队整体上还是以人力和畜力为主,农具老旧,农机严重不足。
比如像十年前的水利磨坊和人力脱粒机还在使用,修修补补,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除了二队有4台拖拉机之外,就只有一队新购入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其他生产队根本没有。
耕地主要依靠畜力,运输靠人拉肩扛。
“这肯定不能适应现在生产需求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