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的建设。
这一轮的建设与以往任何一轮都不相同。因为这一次建设,李青松的目标仅有一个而已。
李青松要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大飞船出来。
用这敌神星与洛神星上最后能开采出来的一批物资为支撑,无数座工厂再次开始了轰鸣,无数名克隆体再度开始了忙碌。
那往返于太空和地表的两用型飞船也不断忙碌穿梭着,一刻不停。
太空之中也总计分为了50个建造地点,50艘这种前所未有的大飞船同时开造!
以往时候,哪怕是最大型的重型货运飞船,以李青松的效率也只需要几个月时间而已便能建成。
但这种飞船,李青松用了两年时间却还未完成。
最终耗费了足足三年时间,李青松才建成了这种大飞船的主体框架。又耗费了额外的一年时间,才完成了它内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管线的铺设等等工作。此刻,呈现在李青松面前的,是50艘方方正正,如同长方体一般标准的飞船。
这艘飞船的长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200米,宽度达到了400米,高度达到了20米。
这种飞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外壳。构成它的,是一根根从远处看如同钢管一般的东西。
每一根钢管的直径都达到了5米左右,两根钢管之间的距离有95米,如此,总计4根长度达到了1200米的钢管组成了它的一层。
这1200米的长度之中,同样每隔95米,便有一根长有400米的横向钢管与它交叉。
横向钢管一共有12根。
4根纵向钢管与12根横向钢管互相交叉,共同组成了这一张大网。
这一张大网之上,每一个网格的面积达到了约9000平米。算上20米的高度,它的体积便达到了约18万立方米。
而这样的网格,这艘飞船之上一共有33个。
其中最尾部的一排三个网格用于安装飞船推进器、设备舱之类。
这三个网格之中的每一个,李青松都安装了10台更大型号的二次加压推进器。三个网格,便是30台发动机。
这其中的每一台发动机,都能推动质量达到了几十万吨的巨型货船不断加速。但此刻,这30台如此巨大的发动机汇聚到一起,却仅仅只为推动这一艘飞船而服务。
除去那三个被占用的网格之外,一艘这样的飞船,还可以被动用30个网格。
每一个网格,可以固定运输约30万吨的货物。30个网格,便是900万吨。
算上飞船自重,这一艘飞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