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改造出来的这些土地完全属于丁水,不需要再额外交钱。
种田也不是没有成本的事。
耕种、买种子、种植、施肥、农药都要钱,如果出现天灾,比如说洪涝或者旱灾之类的,也需要进行人为干预。
出现火山喷发,地震之类天灾。
更是要大资金干预。
最后收割储存同样需要钱,保鲜价格格外高,冷藏价格也不低,冰冻更是如此,哪怕已经用上各种先进农具,乃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极少用人工。
每一样也是价格不菲,或者说,即便平摊的价格再低,三百多亿亩土地的用量一乘,都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纠结琢磨,抓耳挠腮了许久。
丁水才很为难的写下了三种自己看了都觉得离谱,很难实现的解决方法。
一是培养新品种,最好是培养出一些有极大优势,大家都要买,或者说都愿意买的新品种,那样分分钟翻身了。
难度系数五颗星。
二是降低成本或提高产量,不管通过什么方法,只要能把成本降到足以赚钱,不求太多,哪怕一亩地赚一两块。
那就能维系下去了。
难度系数四点五颗星。
三则是解决华光农业星球附近的低浓度辐射问题,只要能把这个问题给解决,华光农业星球就有成为华光宜居星球的可能了。虽然后期依旧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建设改造,但说不定张家会看在另外两个改造成宜居星球的星球,目前收益不错,继续剩余地盘的改造。只是不改成农业星球,而是改成宜居星球。
宜居星球的农场有一定政府补贴。
农业星球没有。
此外,华光农业星球之所以没有虫洞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那个辐射对虫洞有影响,既增加建设成本,也增加出事概率,申请之后上面没能审批下来。
一旦辐射消失,就能建虫洞了。
而有了虫洞,运输成本也能降低。
两者一叠加,赚大钱肯定还是没什么指望,但不亏本应该还是能办到的。
难度系数同样是五颗星。
因为张家当年可没少折腾这事,政府方面也出过主意,搞过研究,最终都没成功。可见要么代价极大,大到他们难以承受,要么就是根本没办法,至少以他们当年的技术条件而言,没办法。
现今嘛,估计也没办法。
毕竟这几十年科技发展不大。
最大的突破就是那个万物制造机。
不管这三个办法具体有没有实现的可能,至少也算有个方向,更是丁水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