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威势。”
“可自商周以来,神人分立之相,越发明显。”
“仙神想要介入人间军阵,其法也越发的难以寻觅。”
“让他们主动介入,他们多半也是不愿的。”
“但不能介入军阵杀伐,他们的存在,便只得好勇斗狠四个字——历代受楚国供奉者,谁做不到这一点呢。”
楚国国君极其清醒的道。
过往的时候,仙神对人间予取予夺,人间对仙神,自然也无比的敬畏。
但在天庭稳定过后,天庭的法度逐渐森严,尤其是在姬周过后,天庭的仙神,先要干涉人间,想要在人间降灾,就越发的艰难,其风险,也越发的大——再加上那笼盖于人间的人道之气,以及人王和诸侯王们所把持的‘业位’,如此,人间对于仙神的敬畏,自然也随之一点一点的消散。
到如今,在那些诸侯们的眼里,便是太乙仙神们的伟力,都不一定有那些寻常的,能听令搬运调度水汽的寻常修行者好用。
“大王,云中君宰执天象,湘君宰执水流——可风雨和江河,亦是被四渎龙庭所持。”
“神人化生之下,云中君也好,湘君也好,他们和四渎,必定会有争端。”
“一旦这争端四起,楚国,便是首当其冲。”
“而在人间传法的仙神,就算和四渎龙庭没有交情,但在厮杀斗战之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有他们在,到时候我们和四渎龙庭之间,也能有几分转圜。”
“而且,万一这其中有谁郊游广阔,和四渎龙庭有交情的话,云中君和湘君之事,或许还有另外的解法。”
“也好。”楚国的国君思索片刻,点了点头。
楚国的国情,和其他的诸侯国,截然不同,而且在其他诸侯国的封锁之下,楚国国内也有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真说起来,楚国对于贤人的需求,并不如其他诸侯国他们的强烈——楚国之所以也会来求贤,三个原因。
第一,是想要和其他的诸侯国们‘合群’,免得再被集体针对。
第二,便是有枣没枣儿打两杆儿——万一他们所求来的贤人,真的对楚国的局势有所了解,能在楚国调和对应的国策呢?
第三,便是要压制其他的诸侯国了。
天地之间的贤才,总是有数的,我多请一个,你就少请一個,我将人请到楚国,就算他不给我干活,但也不会替你干活……
也正是如此,楚国在洛邑求贤的方式,才是显得特别的‘不拘一格’。
但在祭司的言语过后,楚国国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