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丙面前,王母娘娘的态度,便又显得和蔼许多。
虽然杨戬在天地之间,同样亦心有丘壑,善于谋划的名声,但在很多事上,王母娘娘还是会选择和敖丙沟通——原因就在于,敖丙会主动的请教。
“六御之事,追溯到最为根源的地方,乃在于天地不祥之垢。”王母娘娘的声音缓缓响起。
“所谓天地不祥之垢,究其本质,乃是生灵之不满。”
神祇执掌天地之间的各种权柄,引导天地之间的各种变化,而无论这种变化对天地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天地之间,都有相当的一部分生灵,会在这决策之下受到影响。
而那些得了好处的生灵,不一定会感激做出决策的神祇,但被损害了利益的生灵,却是十有八九,都会对神祇生出不满和怨恨。
就比如说最简单的。
天气干旱的时候,神祇落下雨水以缓解旱情,润泽天地,对于寻常的农户而言,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可对于那些等着旱情,正谋划利用旱情来收敛财富的另一部分人而言,这就是一件坏事了,故此,他们便会对神祇生出不满,生出怨恨。
虽然这种不满和怨恨很没有道理,但其真真切切,就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
在无比古老的时候,那些神祇,包括古神,对于调控天地,都是很谨慎的。
因为多做多错,不做不错——这里的错,其实便是天地生灵的不满怨恨所化作的天地不祥之垢。
仙与神,是盘古大天地当中,并行的两条修行之路,所谓仙在神上的说法,如果追溯下去的话,便要追溯到这神祇必须要背负和承担的天地不祥之垢上。
一直到大天尊昊天联合众神杀败妖皇过后,成立天庭时,昊天便对众神所言,与天地立约——他为天帝,自当背负天地之间的一切,于是天地之间一切的天地不祥之垢,便都归于天帝之身。
如此,众神行事,只要立于公心,只要是为天地的整体利益,那无论这件事动起来,会造成多少的伤亡,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会衍生出多少的天地不祥之垢,都放心大胆的去做,一切后果,自有天帝承担。
有多少生灵不得不受到影响,皆是因为天帝的才智不足,难以想到真正的两全其美之策,故此,那一切的不满,一切的怨恨,一切的天地不祥之垢,都是天帝应得的。
如此,众神尽数拜服,便是几位圣人,也都为天帝的气量而感慨,愿意主动配合天帝的行事。
如此,天庭的天帝,才是化作了古往今来仅此一位的大天尊!
天地之间的各种秩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