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
杨沅还朝之后,朝廷和民间,对他还是存在着一些批评的声音的。
对杨沅的批评指责,主要集中在他“徐图中原”的决策上。
大宋的反攻明明势如破竹,为何不一气呵成大举北上?
奇军突击燕京,一举覆灭金国,何其壮哉?
民间发出如此质疑的都是普通百姓。
朝堂上发出如此声音的,就是各地士林以及朝中的御史大夫、翰林学士们了。
百姓们能够获得的信息量有限,大局观和分析能力也不足,只是凭着本能的感情发泄牢骚罢了。
不管怎么说,他们热切于朝廷北伐,这比他们反对出战要强的多。
所以,杨沅在获悉朝廷有意肃清流言,严惩这种在茶楼酒肆大发牢骚者的计划之后,立即制止了。
民心可用啊!
不能他们的意思与你不一样,便马上视为忤逆狂悖。
如果他们都有你一样的眼光,还要你做什么?
和他们讲事实、摆道理,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
杨沅不想把百姓们都压迫成小绵羊,玩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
大宋的娱乐业这么发达,这就是天生的民间宣传系统啊,利用起来。
至于士林中人和翰林学士们,让渐成气候的新蜀学学者们去跟他们辩经好了。
只要不是触及底线的事情,杨沅还是愿意看到这种活泼气氛的。
万马齐喑,朝堂之上只有他一个人说话,那是他不想看到的。
凡事过犹不及。
杨沅做为一个搞危机公关出身的人,思维方式中原本就有这样的理念基础。
今时今日,他更深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凉山州方面,现在已经恢复了生产,川峡四路动荡的根源问题也就解决了。
不过,杨沅担心凉山十二县的土著首领们尝到了甜头会得寸进尺。
这种事情,是很可能发生的。
所以他已密令凉山州扩矿军,如果再有动荡苗头,立即毫不犹豫,以严厉手段镇压之。
大棒与胡萝卜双管齐下,才是王道。
川峡四路处处冒烟的局面也得到了控制。
千万不要小看了地方豪强所拥有的潜势力。
充分调动了他们的能量后,他们分片儿稳定地方的能力和作用是巨大的。
在四川各路豪强的联手动作之下,川峡之乱已经迅速得到了控制。
接下来,是如何引导川峡豪强发展经济,自然而然地弱化地方武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