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
土木堡之变是个极端案例,但到了后面,产生的恶劣影响依旧存在。
朱祁镇之后,历经了成化、弘治,到了正德年间。
这位皇帝年纪轻轻,但是还算是有作为。
朱厚照此人在历史上风评不好,有可能是被后面的文官给诬陷杜撰,反正他自己打仗这方面打赢了河套之战,同时内部平定了宁王的反叛,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就连教员也曾经夸奖过他。
但是呢,由于内阁与太监之间的斗争,在他这一朝里边也是出现了像刘瑾和谷大用为首的八虎太监集团。
这些太监集团,卖官鬻爵盘剥百姓,与文臣相互斗争,导致矛盾急剧上升。
正德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由于荒淫过度,他没有留下子嗣,便从旁支近脉当中,选出了嘉靖皇帝。
朱厚熜作为皇帝,绝对是整个明朝智商最高的,聪明绝顶,但也是最不务正业的皇帝之一。
朱厚熜登基之后,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大礼仪辩论。
由于他是藩王入主中庭,内阁大学士们都想利用内阁的权力来打压这位年轻的皇帝。
他们的手段就是强迫朱厚熜换爹,认弘治皇帝为爹。
为此朱厚熜与大臣们进行了持续了数年的大礼仪之争。
最后以朱厚熜的胜利告终。
但是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这位皇帝的心思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他认识到内阁大臣,特别是这些文官士大夫们,一门心思地在这种屁大点的小事上面争来争去,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彰显他们的权威,想让皇帝屈服于他们。
所以朱厚熜在前面的十几年励精图治,将整个天下治理得很好,就是想告诉这些大臣们,伱们不行我行。
可也正因为与这些个大臣的争斗,使他疲惫,以至于到了后边,他十几二十年如一日的不上朝,在皇宫里面修道炼丹,想要成仙。
而朝堂上,由他在幕后操控之下,在他这一朝出现了极为特殊的格局。
外边内阁大学士严嵩,权力获得了巨大提升,内部也有许多太监掌控了批红,大家互相的牵扯,互相的内耗,保障了他在深宫玩弄权力的目的。
但也让整个大明帝国军纪废弛、贿赂成风、人浮于事,甚至越发崩溃的地步。
要不是后边他的儿孙们,有高拱、徐阶、张居正这类的超级权臣,大明王朝估计很难走下去。
但是张居正这类的超级权臣只能挽救大明一时,而挽救不了一世。
至于万历之后,泰昌短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