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胡惟庸这个人俺可是知道啊,是个出了名的大贪官啊,这件事情还和太子累死有关系?”
陈寒道:“胡惟庸案除了杀了不少的胡党,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裁撤了丞相,并且朱元璋还立下了规定,子孙后代谁要是立丞相的话,那就是不孝。
大臣里面有人敢说立丞相的,通通可以不用审,就杀头。”
凌汉对这件事情也是非常的有印象,他们这些文官对这件事情虽然有点意见,但是谁敢提出来反对意见啊。
陈寒继续说道:“当初的胡惟庸贪权引起了他的注意,其实朱元璋早就对丞相这个职位有着深深的怨念,按照他的逻辑,天下都是俺打下来的,谁敢跟俺争权力,就算是丞相也不可以。”
朱元璋站在边上,一点都没有否定,当初他就是这样想的。
甚至现在也是。
咱打天下这么难,凭什么这么多好处你们这些人要来占?
这一切都是咱的,都是咱的,你们这些人一点都不可以分走。
那个胡惟庸就是该死,以为当了个丞相就可以什么事都自己做主,反了他的天了,这样的人咱还不直接把他的脑袋给摘下来?
陈寒说道:“而那时候的胡惟庸,刚好是个不知道收敛的人。
此人胆大包天到了什么程度呢?
自从杨宪被诛后,朱元璋认为胡惟庸有才干,很宠信他,他为此当了多年独相。
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朱元璋便径直执行。
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便扣下不上呈。
各方面热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于其门,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可胜计。
如此的找死当然犯了朱元璋的大忌,很快他就以谋反的罪名被杀。”
这些事情,凌汉等人都有经历过,可以说深有感触,当时就是杀的人太多了,才震慑得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件事情有异议。
“这个案子虽然胡惟庸有取死的原因在其中,但更多的还是朱元璋为了将皇权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上,一丁点权力都不分出去的想法。
由此华夏历史传承了近两千年的丞相之位,在朱元璋的手里面被终结掉。
权力虽然被他一个人掌握了,但是压力也由此产生。
丞相本就是帮助皇帝分担天下大事的,没有了丞相之后,朱元璋一个人大权独揽,一个人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
朱元璋有多勤政呢,根据有关记载。
在遗诏中他自己说过:“三十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