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都说变化太大了,很多地方都认不得了。
只有姑奶奶,熟门熟路的在一堆几乎一模一样的胡同里,找到这扇门。
那位故人,竟然还真的存在。
王阿姨很快就忙完了,推着自行车出来,回身把门锁好,“离得不远,各位是打算怎么过去?”
如果在国外,出门至少还有车。来这边人生地不熟,路上也有跑着的出租车,但现在打车并不方便。
后辈们面面相觑,有人问:“没有多余的自行车吗?”这东西,他们也会骑啊。
王阿姨好脾气的笑了笑,道:“没有,就这么一辆。宋老爷子出门都很少骑车,也不坐车,就喜欢溜达。要不这样,你们去大路看看有没有拉车的,实在找不到就坐公交,一路车坐三站就下车,我带你们过去。”
李欣晚道:“那我们去找拉车的,只是不知道哪里才能找到,还得靠老妹妹帮忙。”
“这个没问题!”
90年代初,大马路上已经有不少小车来回跑了,其中也有出租,但非常少,能坐的起出租的人也不多。但是拉黄包车的这个职业又兴盛起来,毕竟游客多了,喜欢在后海前门故宫这边来回转悠。叫上辆车,也没有几个钱。
王阿姨推着车子给他们带路,等他们都上了黄包车,就骑车在前面带路。
现在大马路上自行车都多了不少,买自行车也不需要用票了,手里宽裕的都会买上那么一辆。路两边摆摊的小贩也多了起来,卖熟食的,卖各种纪念品的,什么都有,吆喝声此起彼伏。
黄包车穿过前门大街,往后海那边去。
李欣晚一路的看着,泪水就没干过。
“以前咱们李家,在那边就有铺子。”她指着前门那边那条商业街,“挨着瑞福祥,也做绸缎生意。后来铺子就兑出去了,哎……”
她家铺子后面还有院子,院子里有石榴树,是她和之靖哥哥一起种的。
说好了等石榴树长大就成亲,可谁知道……
也是她,逼着宋之靖吃了禁果,主要是怕被自己父母嫁出去,嫁给其他人。可是战乱一来,谁还顾得上这些?都收拾细软往外跑。
那孩子刚出生两个月,她都没有抱够,就再也没见到了。
“哟,白大姐,陆大姐,这是刚回来?”王阿姨下了车,看着手挽手回家的老太太,“今天生意咋样?”
俩老太太精神极了,陆老太太神秘的一笑,“晚上买两只烧鸡回来下酒吃。”
“哎呀,看上去不错。”王阿姨哈哈的笑,笑完了往身后看了眼,“宋老爷子的故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