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生平写照啊!”
这会儿连蔡旺生都忍不住看了阿虎一眼,好家伙,平时看你蠢笨,原来是装给我看的啊,此人有反骨,主公……呸。
苏允摆摆手道:“阿回言过其实了,不过是做点力所能及之事,什么三聚三散,没有那么夸张。”
苏允看向蔡旺生,道:“蔡东家……”
蔡旺生赶紧一低头,道:“苏公子,您说。”
苏允道:“钱,我就不要了,便如同你所说,你给了钱,回头一报官,告我个入室抢劫,敲诈勒索,我虽然不怕,但也极麻烦,而且……我也瞧不上这点钱。”
蔡旺生赶紧道:“公子,这钱是我孝敬您的,多少是个心意。”
苏允伸手扶起来蔡旺生,蔡旺生一直跪着不敢起来,此时竟是有些趔趄。
苏允扶住了他,还帮着给他膝盖掸了掸灰,笑道:“咱们也算不打不相识了,蔡东家,过往恩怨,咱们便算是一笔勾销,你觉得如何?”
蔡旺生感激抱拳,道:“苏公子,您果然是干大事的人,我们这般得罪您,您这么宽宏大量,实在是令我们羞愧难当啊!
公子,您瞧我的吧,以后张娘子的安危全放我身上,但凡她有一颗汗毛不见了,我老蔡提头来见!”
蔡旺生原本以为苏允的背景很大,但听阿回说了苏允的族叔却是那乌台诗案的苏轼。
汴京的市井之中消息是极为灵通的,什么宫内的事情啊,有时候连官家晚上宠幸哪个妃子,都有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大内就像是筛子一般,根本拦不住消息。
当然,这也不是大宋皇帝愿意看到的,但大宋皇帝也无可奈何,他们倒是想要封锁消息,但大宋的文官不肯啊,说这是‘隔绝中外’,乃是独裁之举。
所以有时候市井传言的宫中什么事情之类的,可不能全然当做是流言,很可能就是真的。
蔡旺生作为汴京土著,又有阿虎这些信息渠道,信息可谓灵通,去年乌台诗案之后,苏轼兄弟尽皆被贬,市井都在传言,说眉山苏氏算是彻底没落了。
所以,在蔡旺生看来,苏允的背景并没有那么吓人,当然,对于他蔡旺生来说,苏允依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人家苏家毕竟是正儿八经的官,而他的族叔不过是一小吏,真要整治他,人家叔父写一封信递到开封府去,可能一下子就被开革了,连道理都讲不了。但此时的蔡旺生又生了观望之心:只是一个贬官的侄儿,得罪不起,但也不值当靠上去,不如看看再说。
所以蔡旺生只是提了一句看护张清荷,但却是略过了钱财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