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千册的销售成绩足够亚瑟大摇大摆的在伦敦近年的出版榜单上占据一席了。
能够结识亚瑟这样的文化名流,对于康罗伊来说自然是无比荣幸,如果再考虑到他与英国科学界的良好交情、他掌控下的《英国佬》以及伦敦大学教务长的身份,那么自然而然的,康罗伊甚至愿意适当的巴结他一下。
更别提约翰·康罗伊爵士还是个爱尔兰人,亚瑟身为《天主教解放法案》通过后第一位以天主教徒身份晋升的政府官员,本身就已经足够容易引起他的好感了。
至于芭蕾舞,虽然是亚瑟挑的话头,但是康罗伊依然觉得在这样一位绅士面前讨论芭蕾舞不是很恰当。
诚然,在舞台灯光的照耀下,芭蕾舞者光鲜靓丽,像是玛丽·塔里奥尼小姐这样的芭蕾舞名家更是被视为艺术瑰宝。
但是,这并不妨碍芭蕾舞名声欠佳。
在不列颠这样露个脚踝都会被认为有伤风化的社会风气下,穿着蓬松短裙用脚尖跳舞的芭蕾舞者会是什么风评,用屁股想都知道。
当然,这不是说去剧院看芭蕾舞就是十恶不赦,看芭蕾舞是一项十分正常的社交活动,甚至你不去才会显得上不得档次。如果一位常客忽然不在剧院露面了,朋友们肯定会猜测他最近是不是生意上出了问题,马上就要破产了。
但是看芭蕾舞和芭蕾舞的风评,这是两码事,得用不列颠辩证法分开讨论。
身为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英国或法国绅士,我看芭蕾舞不等于我对芭蕾舞持正面评价,更不等于我喜欢这门艺术,大部分绅士都是批判性的欣赏。
而且,考虑到亚瑟之前去过芭蕾舞的发源地巴黎,康罗伊更觉得不应该在二人的关系还不熟时过度深入的讨论芭蕾舞。
因为只要你有点闲钱,并且去过巴黎,那你肯定知道,巴黎的剧院有一种会员制度,如果你一周包下三个以上的包厢座位,那你就可以成为剧场会员。
会员最重要的权利便是可以自由进出剧场后台和排练室,“结识”那些年轻的女演员,尤其是演员群体中出身最差的芭蕾舞女们。至于之后究竟是露水姻缘还是长期联络,那就要看你的腰包到底有多鼓了。
这些事在巴黎基本算是公开的秘密,随便打听打听就能知道,甚至你都不用打听,你只要显示出财力,剧场经理自然会来旁敲侧击的询问你有没有这方面的意向。
而对于大部分出身工人家庭的芭蕾舞演员来说,剧院的“潜规则”她们心里门清。
对于这群“小耗子”(当时芭蕾舞女的蔑称)来说,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