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迟了。”趋势是阿拉法特将长期是个单身汉。但是,如果他能把斗争限
于政治范畴,并幸存下来,他也许还会娶一位夫人。或者他的少数朋友是这
样想的。
在宗教信仰方面,当然,阿拉法特是一位穆斯林。但他不是狂热者。关
于这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的虚构故事之一,是他曾经是狂热的穆斯林兄
弟会的一名成员。穆斯林兄弟会20 年代源于埃及。它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
第一次在当代的表现形式。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1979 年在伊朗推翻了国王统
治,取得了政权。以色列国1948 年建立后,有些后来成为阿拉法特高级同事
的人确曾在一个时候参加过兄弟会。阿拉法特没有参加,虽然他曾利用过它。
那是在萨那,我亲眼看到在宗教事务方面阿拉法特实用主义的一次有趣
的体现。在离开这个古老国家首都大约15 英里的地方,有法塔赫的基地,阿
拉法特打算在那儿向他的战士们介绍一下他跟阿萨德摊牌的最新发展。阿拉
法特原打算在中午时分在战士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但是,就在他将要发表
演说之前,营地遭到雷电和骤雨袭击。集会推迟了。大约4 小时后,在天气
变好的时候,阿拉法特下令集合部队。他开始讲话不到儿秒钟,穆斯林下午
祈祷的时间就开始了。清真寺里毛拉呼唤的录音通过扩音器向外传播,震耳
欲聋。起初,阿拉法特还试图同他竞赛。当毛拉暂停讲话呼吸时,阿拉法特
开了一个玩笑,说真主同他达成协议了。但是,双方的竞赛太激烈了。集合
的军队对两者的声音都听不清,不知哪个是阿拉法特的,哪个是毛拉的。
阿拉法特跟一位高级官员耳语了几句。此人匆匆离去。几秒钞后,毛拉
的呼唤声中途被切断了。阿拉法特继续他的演说。
穆斯林被要求每日进行5 次祈祷,对于阿拉法特以及其他许多繁忙的、
现代化的具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这一义务十分不便。他对这一问题同样采
取了现实主义的态度。乌姆·杰哈德说:“他总是在早上祈祷,而且常常把
一天5 次祈祷集中在1 次进行。”
一些比较生疏和偶尔接触阿拉法特的观察家们,认为阿拉法特是一个毫
无幽默感的人。他们这样看是可以原谅的。其实并非如此。阿拉法特对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