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
在很多官员看来,就算自己不伸手,别人也会伸手。
既然大虞注定被掏空,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自己。
后面的事情,只要不去想,那么就当不存在。
何况大虞就算崩溃,也不会这么快完蛋,没准自己一辈子都看不到。
或许年轻的时候,一个个有雄心壮志,想要改变这一切,但在官场上混久了,终将变得和光同尘。
包括李牧自己,也只想着独善其身。
力挽狂澜,那就是同整个官僚集团作对。
大虞的社会矛盾,不光是官员贪腐的问题,本质上还是统治集团规模迅速壮大的结果。
开国初年,皇室宗亲不到百人,一起打天下的勋贵外戚加起来也就几万人。
现在这个群体,已经扩大到数以百万计。
光这些人,大虞肯定能养得起。
真正棘手的是,不断壮大的官僚士绅集团。
这个群体的数量,比宗室外戚数量庞大数倍。
更糟糕的是以上利益集团,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每隔几十年就会翻倍。
对许多官员们来说,如果不能继续壮大家业,传承不了几代后辈就会沦为普通人。
然而土地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在生产力有限的情况下,大家玩的是存量竞争。
官场斗争也罢,勾结商贾走私也罢,全部都是为了利益。
无非是一些摆在了明面上,更多的隐藏在了暗处,大家默契的心照不宣。
“六成胜算,确实值得冒险一试。
不过城中的守军指望不上,除非局势明朗,否则他们是不敢出城杀敌的。
这场大战,能够依靠的只有我们自己。”
舞阳侯想了想说道。
相比用兵打仗,他对同僚无疑更加了解。
指望济南城中的官员顾全大局,及时出兵策应,不如期待天降流星直接把敌人带走。
“侯爷,其实没有他们帮忙更好。
万一那帮家伙出来添乱,让北虏趁机夺取了济南,反倒是不好收场。”
李牧笑着说道。
不是他看不起同僚,而是这次的功劳,勤王大军需要独吞。
只有独自大破敌军,战报才能够按照他的意志写。
虚报伤亡这种事,他已经干过无数次,不介意再来一次。
勤王大军付出惨重代价,击败北虏骑兵,这符合各方的预期。
北虏的首级需要腌制保留,等待兵部核实战功,自己人可是要入土为安的。
兵部就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