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军集群主将是张绣,西边是阎行,马超夹在中间应该会很难受。
黑熊喝完杯中驼奶,就问韦康:“回去举荐数人,供我选拔。”
韦康略迟疑,有些舍不得,还是拱手:“喏。”
黑熊也就点点头,等韦康离去后,就问另一边执笔书写的杨俊:“猜猜看,元将会举荐何人?”
杨俊放下笔,端茶浅饮,沉眉思索。
自大司马幕府建立以来,第一任令史是张昶,当时黄阁主簿是杨阜。
杨阜有从征榆中、汉中、蜀中大捷之功,所以外放巴郡郡守,是目前治下人口最多的郡。
杨阜外放时,举荐了韦康入仕,那时候张昶精力匮乏,基本上两个人轮流当值。张昶外放上郡郡守后,一直就是韦康起草关键文书,没有选拔副手。
两届令史都是关中人,这显然有些过分了。
杨俊想了想:“张松张子乔?”
“不妥,元将不会选他,我觉得元将会选西州青年俊彦。”
黑熊否定,他连患难之交的王粲都不想多看几眼,更别说让张松与他朝夕相处了。
令史这个职务很低,但参与谋反的话,危害又极端的大。
还有玩弄文字,同样是自己口述,令史润笔……经验丰富的人,变换一个近义词,那令文态度就朦胧起来了。
这也是将张昶弄出去的关键因素,年轻人没那么多心眼。
选前程极好的年轻人来做,就能避免许多麻烦。
杨俊又思索西州青年俊彦,随即也是摇头做笑。
来西乡的人就这么多,这里前脚说话,后脚就能传到韦康耳朵里。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以韦康与大司马的感情,自然会用心从西州青年俊彦中选拔合适的继任者。
也就令史一职,不受东曹推选、西曹调度。
随后处理完公文,黑熊就引着众人登上元始号战舰,顺泾水而下,直接走了。
身处如今的位置,在西乡附近过夜,或者故意去气马芸禄,都是一种对自己的委屈。
自由的元始号战舰将直奔陈仓,从南中征集、购置的各种山野老藤已经运抵陈仓造船厂。
黑熊得去去看看这些长藤的材质,再找诸葛亮喝点茶。
必须好好培养诸葛亮,最近又洗练了几具道兵,原身是病故的能吏。
发现这些人资质可以突破到五级,所以名望……或者更准确来说是对世界的影响力,才是影响道兵最终极限的关键因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